華聲在線6月11日訊 ?我國是胃癌大國,作為胃癌最主要的可控危險因素,提高公眾對幽門螺旋桿菌的認知,是減少胃癌發生行之有效的方法。今日,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消化內科消化內鏡診療中心副主任、副主任醫師呂梁發出健康提醒,夏季是細菌高繁殖期,警惕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
幽門螺旋桿菌的傳播途徑
(資料圖)
幽門螺旋桿菌(HP)是一種對生長環境非常苛刻的革蘭氏陰性桿菌,是目前發現的唯一能夠長期生活于人體胃內的細菌。早在1994年,幽門螺旋桿菌就被世界衛生組織(WHO)列為Ⅰ類生物致癌因子,2017年再次被列為Ⅰ類致癌原,現已確定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的危險因素之一。
幽門螺旋桿菌主要藏在唾液、牙菌斑、胃和糞便里,通過人的口腔或糞便傳播,且人是幽門螺旋桿菌的唯一傳染源。
傳播途徑主要有:口口傳播、糞口傳播、母嬰傳播和醫源性傳播。
感染會引起哪些疾病
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可能會導致慢性活動性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粘膜相關淋巴瘤和胃癌。幾乎所有感染者都有胃炎,其中1%的感染者會轉變為胃癌;潰瘍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中,大約15%—20%的人會患上胃潰瘍、十二指腸球部潰瘍等疾病;大約5%—10%消化不良的感染者會發生消化不良;其他疾病增生性胃息肉、胃黏膜肥大癥等非常見胃病,以及缺鐵性貧血、血小板減少癥、微量營養素缺乏、心腦血管疾病、結腸腫瘤、糖尿病及皮膚等胃外疾病。
怎么檢測出幽門螺旋桿菌?
1.侵入性檢查—胃鏡活檢
胃鏡不僅可以直接觀察胃部情況,還可以在進行內鏡活檢組織的同時進行幽門螺旋桿菌檢測。
2.非侵入性檢查
C13、C14呼氣試驗:該方法簡單有效,用力吹口氣就完成了。此方式是近年來很受歡迎的一種檢測方法,具有無痛苦、靈敏度高、檢出率和符合率高的特性。
抗體測定法:抽血檢查血液中是否存在抗體,但不能代表是否正在感染,因為即使根除了,抗體依然還是陽性。據研究報道,在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中度流行的社區,抽血結果的準確性可能不超過50%。
抗原測定法:通過檢測糞便來確定,其準確性較高。
提醒
如何預防幽門螺旋桿菌
1. 孩子是易感人群,所以給孩子準備專用的餐具,并禁止口口喂食是預防的關鍵;
2. 如果家庭中有成員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者盡量用自己的專屬餐具,直至完全治愈;
3. 就餐使用公筷公勺;
4. 對餐具定期進行消毒處理,主要以高溫煮沸消毒為主,時間半小時左右為宜。同時要注意水要燒開才能喝,肉要做熟才能吃;
5. 少吃刺激性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煙,不喝酒,飲食營養均衡,細嚼慢咽;
6. 飯前便后勤洗手;
7. 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定期更換牙刷、洗牙。
■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何林靜 廖瑩 田繼東 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