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全球消息!東安人陳云龍身殘志堅,帶領殘疾人解決就業創業難題——他帶著殘疾人當網紅

來源:華聲在線2023-05-26 08:48:04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劉躍兵


(資料圖片)

攝像機前,蘿卜干、東安雞等農副產品擺放整齊;補光燈下,兩人面帶微笑,向消費者介紹每件商品的特點……5月19日,東安縣石期市鎮馬頭村,該縣殘疾人網絡主播電商基地直播間,坐在輪椅上的肢體二級殘疾人蔣小勇、肢體四級殘疾人譚勇軍,忙著直播帶貨,自信大方。

而在幾個月以前,蔣小勇、譚勇軍還很靦腆。如今可謂是換了一個人。說起其中的變化,蔣小勇說,多虧有位好帶頭人。

雖然失去左手,但自強不息

蔣小勇口中的帶頭人,是東安縣石期市鎮馬頭村56歲的肢體二級殘疾人陳云龍。陳云龍21歲時,遭遇意外事故在病床上躺了大半年,才撿回一條命,卻永遠地失去了左手,左側小腿萎縮。

陳云龍心灰意冷。家人朋友的關心和鼓勵,讓他振作起來。他開過小商店、賣過農資等,由于誠信經營,回頭客越來越多。

一次,店里顧客多,一名購買農資的鄰村村民多付了2元錢。等陳云龍發現時,該村民已經回家,陳云龍一瘸一拐走了1個多小時,把錢退了回去。

有了一些積蓄后,陳云龍購回一輛貨車,請人跑運輸,生活蒸蒸日上,還結婚生子。

2012年,陳云龍與司機到廣西欽州拉貨,發現當地的砂糖橘供不應求。通過調查,他認為馬頭村的自然環境適合種植砂糖橘。

陳云龍購買種植管理方面的書籍自學,參加各級殘聯舉辦的培訓班學習種管技術。

2016年,陳云龍在馬頭村流轉300余畝山地,成立專業合作社種植砂糖橘。

陳云龍一年到頭吃住在山上,細心觀察砂糖橘的生長情況:葉子又黃又卷、出現病蟲害……陳云龍發現后,趕緊找資料、問專家、請教老果農,自己反復琢磨、實踐,不但解決了問題,慢慢地,還成為了種植管理砂糖橘的“土專家”。

3年過去,香甜的砂糖橘掛上枝頭,陳云龍嘗到了收獲的喜悅。他將砂糖橘種植面積發展到2000余畝。

這些年,陳云龍在安排村民用工時,優先安排20余名有一定勞動能力的殘疾人務工,他們的人均年收入都達2萬余元。

2020年以來,陳云龍先后獲評湖南省“百名陽光致富帶頭人”“全省自強模范”等。

父子攜手,帶頭示范直播帶貨

陳云龍的一次經歷,激發他帶領殘疾人創業。

“去年12月,我們合作社的砂糖橘成熟時,由于多種原因出現滯銷。永州市殘聯、東安縣殘聯工作人員為我們直播帶貨、在微信朋友圈推介,砂糖橘很快銷售一空。”陳云龍說,這讓他感受到網絡銷售的優勢和好處,于是決定帶領大家發展直播帶貨、網絡銷售。

購置拍攝器材和直播設備、聯系殘疾朋友和商品……陳云龍忙得連軸轉,要在廣東省中山市開燈飾廠的兒子陳元杰回來幫忙。

陳元杰在中山開廠多年,年銷售額在2000萬元以上。但他理解父親的決定,毅然返鄉與父親一道創業。

在永州市、東安縣殘聯的支持下,今年初,東安縣殘疾人網絡主播電商基地建成,譚勇軍、蔣小勇、魏華鳳等6名殘疾人加盟。

剛開始,譚勇軍、蔣小勇、魏華鳳等因為身體缺陷的原因,在鏡頭前顯得手足無措,陳云龍不但參演角色,帶頭示范,還不斷鼓勵大家。終于,譚勇軍、蔣小勇、魏華鳳等放下自卑,一場場本色表演越發自然,獲得網友點贊。其中,短視頻“我的鄉村生活”吸粉120多萬。

東安縣井頭圩鎮今年30歲的吳佳衛,因車禍導致肢體一級殘疾,與一雙兒女相依為命。生活的變故,讓他覺得天都塌了下來,一度不愿出門。在陳云龍、陳元杰的鼓勵和帶動下,吳佳衛開網店、坐在輪椅上直播帶貨。如今,自信掛在臉上,每月收入2000多元。

記者在陳云龍的辦公桌上看到,一張永州市地圖上的不少地方,用星形符號進行了標注。陳云龍介紹,今年,他們已與這30家合作農場對接,幫助他們銷售農產品。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