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5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李琪 通訊員 趙贇?實習生 廖瑩 何林靜)5月15日,湖南省衛生健康委舉辦2023年“全國防治碘缺乏病日”宣傳活動,通過科普知識有獎競答、專家義診咨詢等多個活動,提高民眾科學補碘意識。
食物補碘除了部分海鮮外,內陸地區蔬菜和肉制品等均不含碘,建議普通湖南民眾日常餐飲中,仍需加“碘”鹽。
(資料圖片)
今年“防治碘缺乏病日”宣傳主題是“科學補碘三十年,利國利民保健康”。預防控制碘缺乏病的根本措施是補碘,食用碘鹽是預防碘缺乏病最簡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湖南省在碘鹽監測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22年,全省共檢測食用鹽36673份,覆蓋了全省14個市(州)的123個縣(市、區)。發現不合格碘鹽1315份,非碘鹽146份,合格碘鹽35212份,非碘鹽率為0.40%,碘鹽合格率為96.40%,碘鹽覆蓋率為99.60%,合格碘鹽覆蓋率為96.02%。由碘鹽監測結果可以看出,湖南省碘鹽覆蓋率和合格碘鹽均保持在較高水平。
碘是合成甲狀腺素的原料,甲狀腺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促進機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胎兒和青少年的發育與成長。碘雖然在人體的含量極低,但作用卻很重要,一旦人體缺少了碘,就會發生一系列的病態,也就是所謂的“碘缺乏病”。
活動中,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甲狀腺外科副主任醫師白寧介紹,孕婦患有碘缺乏病,可至流產,早產。嚴重時會導致胎兒畸形,甚至胎兒死亡;成年人缺碘可能會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易疲勞、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同時可出現甲狀腺腫;兒童期患碘缺乏癥,會導致腦神經發育遲緩,智力低下,身體發育遲緩等表現。
食用碘鹽導致甲狀腺癌?近年來,關于食用碘鹽的疑慮,引起不少人的關注。白寧強調,無證據證明食用碘鹽或碘攝入量增加與甲狀腺癌的發生有關。而碘缺乏病的病因明確,是由碘缺乏造成的疾病,預防是最重要的措施。補碘最基本、最主要的方法是食用加碘食鹽。
有研究提示,當前甲狀腺癌的“流行”部分歸因于甲狀腺篩查,并為高分辨率B超的廣泛應用而產生的對隱匿癌或微小癌的過度診斷相關。
(一審:李琪?二審:黃娟?三審:丁興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