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世界觀點:汪汪隊立大功!老人走失21小時,警犬憑一頂帽子成功尋人

來源:華聲在線2023-05-15 19:48:13

華聲在線5月15日訊(全媒體記者楊潔規(guī) 通訊員 劉小嬌)長沙縣一名68歲老人獨自外出一直未歸,多方搜尋未果。警方接到家屬報警后,警犬馴導員帶領(lǐng)警犬“雷公”和“嗷天”前往支援。

老人走失21小時后,警犬在離失蹤地點10公里外找到了在山坳處的老人。“條件比較惡劣,但它們都找對了。”警犬馴導員劉湘龍自豪地表示。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5月15日,長沙縣公安局高橋派出所所長肖曙向記者講述了事發(fā)經(jīng)過。

老人獨自外出,迷失山林中

4月底的一天,派出所接到群眾報警求助,一位68歲老人患有輕微老年癡呆,于當日上午9時獨自外出4個小時未歸,請求派出所幫忙尋找。

接警后,高橋派出所民警詳細詢問了老人外出時的穿著、外貌特征、身體狀況等情況,通過轄區(qū)微信群、朋友圈發(fā)布尋人信息,并迅速調(diào)取附近監(jiān)控視頻尋找老人。

高橋鎮(zhèn)附近的山多林密,地形復雜,且天黑路窄,搜尋難度加大。直到當晚9時許,民警和家屬依然沒有收到老人的任何信息。

警犬出動,10公里外找到老人

眼見老人走失已10余個小時,時間越久老人越危險,派出所民警想到可以利用警犬開展搜尋,趕緊聯(lián)系警犬中隊,馴導員劉湘龍、莫玉軍帶領(lǐng)警犬“雷公”和“嗷天”趕來支援。

劉湘龍介紹,警犬追蹤不是盲目地搜尋,要先確認大致方向,走訪后村民確定老人可能走失的方位才開始作業(yè)。“警犬追蹤主要靠嗅覺。我們一般是用走失者此前所穿過的衣物當作嗅源,當天我們用的是老人的帽子。”劉湘龍介紹。

借助警犬敏銳的嗅覺,尋找速度明顯提高。經(jīng)過訓導員和警犬,以及當?shù)厝罕姾退{天救援隊7個多小時的努力,次日早上6時許,眾人在離失蹤地點10公里外的山坳處,發(fā)現(xiàn)了老人的身影,好在并無大礙。

搜救現(xiàn)場兩面環(huán)山,加上天氣惡劣,持續(xù)大雨,搜尋難度極大,“盡管條件惡劣,但它們都找對了。”劉湘龍驕傲地表示。

從易到難,練就警犬嗅覺追蹤本領(lǐng)

今年是劉湘龍與“雷公”相互陪伴的第3個年頭,這次追蹤任務只是他們的日常一幕。

“坐下”“臥倒”“叫”“撿球”……每一個口令,“雷公”都乖乖完成訓練任務,等待劉湘龍的獎勵。這是“雷公”日常的“服從”訓練。

劉湘龍說,“雷公”從小就開始練習嗅覺追蹤。訓練時,助理馴導員會事先走一條路線,留下氣味后便躲藏起來,再讓“雷公”去尋找。難度從5米、10米、1000米,增加到幾公里,路線開始出現(xiàn)拐彎、岔路口等。從剛開始走完路線就讓警犬尋找,到隔天再尋找,慢慢加大難度。

經(jīng)過數(shù)年如一日的訓練,現(xiàn)在“雷公”已經(jīng)是一名成熟的“警察”,經(jīng)常跟劉湘龍參加搜捕、尋人的任務。

(一審:楊潔規(guī) 二審:黃娟 三審:張軍)

關(guān)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