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00后”常德伢子實習地選在自家農田,爺爺當“導師”-環球微頭條

來源:華聲在線2023-05-12 08:37:39

實習地選在自家農田,爺爺當“導師”


(相關資料圖)

“00后”大學生、常德伢子李響:學的是工業機器人專業,學以致用,想發展全自動化農業

李響和爺爺正在灌溉農田。

受訪者 供圖

華聲在線5月11日訊 育苗插秧、開農機、噴農藥……不同于大多數同學的選擇,“00后”大學生李響將實習地選在自家的農田里。在益陽職業技術學院學習工業機器人專業的他,不僅在田里開起了農機,還用上了無人機噴灑農藥。

“學以致用,我的實習證明都是爺爺開的。”5月11日,這個21歲的常德伢子說,他想讓大家看見,年輕人在發展農業上的熱情與力量。

“00后”大學生將實習地選在自家農田

5月11日清晨5時許,天還未亮,位于常德市石門縣蒙泉鎮花藪坪村的一個農家小院里亮起了燈,鬧鐘叫醒了夢中的李響。這天,他的實習任務很重,被爺爺李道珍“任命”為割油菜領隊。

“爺爺種田種了大半輩子,是我們縣里第一批種糧大戶,現在是我的實習導師。”盛夏未至,李響的皮膚早已被曬得黝黑,笑起來一口大白牙格外打眼。今年6月份即將畢業的他,學的是工業機器人專業。考慮到家里420畝農田全靠年邁的爺爺打理,李響將實習地選在自家農田里。

天色漸亮,李響和爺爺走入農田,一老一小的背影消失在一片青綠之中。一會兒工夫,隨著轟轟作響的農機聲,李響熟練地操作著機器,一茬茬油菜被機器收入其中,收割完成的油菜很快堆成了小山。

和同學們的選擇不同,去年就開始實習的李響沒有去大城市,而是回到了常德老家。“以前還有爸爸幫忙,2016年爸爸去世后,爺爺一個人打理家里的田。他身體不好,我想幫他。”李響說,“爺爺知道我要回來實習,特別開心,找了村里的合作社給我蓋實習公章,還手把手地教我怎么種田。”生在農村長在農村的李響,格外喜歡家鄉的生活節奏,如今即將畢業,他的想法更加堅定,“先跟老一輩學習一兩年,把基礎學好了,就把全自動化農業做起來”。

傳統與創新碰撞,決心扎根田地創造價值

農業生產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李響每天深一腳淺一腳地穿梭在田間,從平整田地到育苗插秧,依照爺爺的囑咐,學得有模有樣。

相較于爺爺傳統的勞作方式,李響有著自己的想法。“很多先進的機器可以應用上來,大大地減輕人力的負擔。”為此,李響做了很多嘗試,比如:用無人機給百畝田地噴灑農藥、為農產品開通線上銷售渠道……除了在農田里忙碌,李響還會將勞作場景拍攝制作成小視頻發布在網絡上,聽取建議,汲取更多農業新知識。

對于李響的選擇,爺爺李道珍十分欣喜,“必須要有年輕一代加入農業生產,還要是對農業生產有熱心的年輕人”。

“在農業方面我還有很多需要學習的地方,我也想用自己的故事,讓大家看見年輕人在農業生產上的熱情和力量。”李響說,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年輕人更應該投身于高精尖的產業中,農業是老一輩的堅守,“其實,現在新農業發展迅猛,越來越多年輕人加入其中,我只是其中的一員”。

李響說,未來,他將繼續在這廣闊無垠的田地中,創造自己的價值。

■全媒體記者 田甜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