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華聲在線4月17日訊(文字/視頻 全媒體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廖勇鳳)4月16日,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與沅江市委、市政府共同舉辦的全國麻育秧膜水稻、油菜機插育秧技術現場觀摩暨交流會上獲悉,使用麻育秧膜后,南方水稻平均增產5%以上,寒地水稻平均增產8%以上。經核算,麻育秧膜每畝投入約10元,節本增效可達100元以上,目前全國累計推廣面積超過8000萬畝,得到農民朋友和種植大戶的廣泛認可。
在糧油生產的產業鏈上,高質量的育秧,是提高種苗素質、發揮良種增產潛力的重要措施。我國水稻和油菜種植總面積超過5億畝,育秧插秧的勞動力需求巨大,實現機械化生產十分緊迫。長期以來,容易散秧、秧苗素質不穩定的問題,制約著水稻、油菜機械插秧的推廣。中國農業科學院麻類研究所和國家麻類產業技術體系相關研發團隊,創造性地提出了麻纖維膜用于機插育秧的新思路,創制出可降解的麻育秧膜產品和技術,在全國大面積推廣,有效解決了“育秧難”瓶頸問題。
據了解,麻育秧膜產品以苧麻纖維制成,具有良好的吸水透氣性,可完全生物降解。作為專門用于水稻機插育苗、油菜機插育秧的環保型產品,2015年獲中國專利優秀獎。麻育秧膜具有吸附性,在育秧、育苗過程中可以減少水肥流失,提高水肥利用率,促進秧、苗根系生長,培育的秧、苗生長整齊,成毯快。利用麻育秧膜進行機插育秧、育苗,不僅克服了根系盤結差、易散、難起秧、不易搬運、漏插率高和雨天不能機插等問題,還促進了秧苗根系生長,大幅度提高機插效率。
活動現場,農業農村部種植業管理司二級巡視員李文星、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孫坦出席會議并講話。中國工程院院士柏連陽作視頻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