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4月16日訊(全媒體記者 曾冠霖)“湘江流域長沙段年初不僅有江豚,更有密密麻麻魚群涌動,甚至以前很長時間沒有見到的魚類重新又出現了。”昨日,長沙市動植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公共衛生部部長奉佳再談起湘江魚類的增加,依舊難掩興奮之情。
自2021年1月長江流域重點水域“十年禁漁”全面啟動以來, 20多年未見的鳤魚在洞庭湖被重新發現,刀魚能夠上溯到長江中游和鄱陽湖水域……雖然不同區域、不同河流效果各有不同,但總體來講,魚類種群恢復非常明顯。
(2019年農業農村部公布的瀏陽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功能區劃圖及項目與保護區位置關系圖。)
(資料圖)
魚兒歸來,春日美
春日的湘江邊,人們悠閑的享受著陽光,幾只水鳥河面飛過,小魚兒時不時跳出水面,顯得生機盎然。
“之前看新聞說這里有‘一家三口’的江豚,今天趁天氣好帶孩子來露營,隨便看能不能偶遇它們。”長沙攝影愛好者張先生說。據他了解,長江江豚已經連續3年現身湘江望城段。
(細鱗鲴)
“據我們2022年的調查結果顯示,湘江流域長沙段監測到魚類種類較禁漁前顯著增長,共66種;另一方面,湘江流域細鱗鲴、青魚、草魚、鰱、花?等區域代表物種恢復效果明顯。”
(花?)
奉佳還表示,在2010年,農業農村部設立瀏陽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這是長沙市唯一的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細鱗斜頜鲴、花?兩類魚被列為主要種質資源保護對象。
“原來數量急劇減少的細鱗斜頜鲴、花?,使我們面臨十分嚴峻的挑戰。”奉佳稱,如今它們的數量日益增多,也是檢驗湘江流域長沙段水生生物資源恢復和多樣性的成果,當然水清魚躍的美麗景象重現,也離不開嚴格執法監管。
守護瀏陽河,全域天然水域禁捕
瀏陽河特有魚類國家級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位于湖南省湘江一級支流瀏陽河。保護區河流總長度108.36千米、總面積1757 公頃。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為細鱗鲴、花?。特別保護期為全年。
“現在非法捕撈比前些年少很多了,不僅能看到魚兒跳出水面,有時候你還能在這里看到珍稀的小天鵝,黑鸛等以前少見的鳥類。”瀏陽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四中隊隊員吳宗耀說。
據了解,瀏陽實行了“史上最嚴”禁漁制度,相當于全域天然水域禁捕了,同時還增加了禁止“一人多竿”“一竿多鉤”生產性垂釣,禁止市場銷售天然水域非法捕撈漁獲物,禁止向天然水域投放外來物種、雜交種、未經檢疫合格的水生生物,未經批準禁止漁船、排筏、橡皮艇、快艇等涉漁設施在禁捕水域停泊、航行等禁漁新要求。
“目前,我們中隊共組織打擊非法捕撈執法巡查589 次,日夜連續奮戰,不是在車上在岸邊就是在河中在船上度過,既同違法違規的涉漁‘三無’船舶打交道,又同變幻無常的暗礁淺灘、雨水洪水打交道。”瀏陽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四中隊中隊長陳誠說。
據悉,在陳誠中隊長的帶領下,今年截至目前,收繳違法放置網具456張、地籠網1368個、背包式電魚機108套,涉漁“三無”船舶326艘,輪胎筏12個,拆除非法釣魚臺118處,處置違規釣具96件,立案18起(行政處罰11起、移送公安7起),罰款3.5萬元。
“十年禁漁”是一項全局性、系統性的工作,只有守護好這一江碧水,才能見到,一幅幅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畫卷徐徐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