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聲在線4月12日訊(記者 劉思佳)近日,“2023攀登學術會議:材料表征與計算”在長沙理工大學舉行。該會議由長沙理工大學教授、凱普樂電鏡中心主任劉小春與20余位科學家共同發起。
學術會議現場
會上,中國運載火箭研究院首席技術專家周延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劉志權、國防科技大學教授葉益聰、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李小強、中南大學粉末冶金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張利軍等15位專家學者,分別圍繞《高熵陶瓷:從穩定性設計到實用性設計》《先進電子封裝用電鍍銅材料的組織與性能調控研究》《機器學習驅動材料研發的探索》《HitDIC軟件—多組/主元合金擴散性質自動化獲取與合金設計》等主題,作報告分享。
“螞蟻的觸角和眼睛結構是什么樣的?”會議期間,為了滿足兩名小學生的好奇心,劉小春安排了一場在線的掃描電子顯微鏡測試實驗,用科學儀器解開了大自然的奧秘。隨后,他以“將科學家智力轉化為生產力”為主題,進行了一場長達4小時的演講,分享了其在不斷折騰中“破局”,追求科研夢想的故事。
劉小春作主題演講。
“人才是第一核心競爭力。人才主觀能動性的激活是科技和創新的根本。” 劉小春提出,聚集優秀科學家,突破科研資源、科研經費、科研團隊、科研領域的束縛,把科學家的智力變成生產力。
現場,凱普樂與湖南中機申億檢測技術有限公司、湖南金天鈦業科技有限公司、婁底市乾源金屬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中科科輔(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建立多邊互信的深度科研合作關系。“中科科輔&凱普樂(聯合)電子顯微分析中心”揭牌。
本次大會由長沙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主辦,長沙理工大學金屬研究所、長沙凱普樂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深圳務實科學研究有限責任公司共同承辦,旨在促進材料領域高水平分析測試技術與先進模擬計算能力的交流,構建高質量發展的科研合作生態。
(一審:劉玉鋒 二審:劉樂 三審:王亞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