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環球滾動:最美有郴州·“郴”字說郴州⑤|《愛蓮說》?那只是周敦頤的開胃菜

來源:華聲在線2023-03-30 15:29:34

“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大多數人認識周敦頤,是從《愛蓮說》開始。但說起周敦頤的成就和歷史地位,《愛蓮說》只能算開胃小菜。今天我來到了郴州市蘇仙區的愛蓮湖公園,走進濂溪書院,帶大家認識《愛蓮說》之外的周敦頤。


(資料圖片)

魏晉南北朝,民族大融合;隋唐時期,統治者因胡人血統,自帶游牧民族奔放基因,各種思潮涌入,玄學、道家、佛教興起,不再獨尊儒術,儒學有衰落之式。

正是宋明理學,重振了儒學,并影響至今。而周敦頤,則被認為是理學的開山鼻祖。

據考證,作為周敦頤理學思想的重要象征,他的《太極圖說》就是在郴州任官期間完成。

周敦頤在郴州三次任官。1046年,任郴縣縣令;1050年改任桂陽縣令;1068年,擢升郴州主官。

周敦頤在郴州任官期間,收了兩個學生,一個叫程顥,一個叫程頤。后來他們的思想與朱熹的思想合稱“程朱理學”。

程顥自述“自十五六時,與弟頤聞周敦頤論學,遂厭科舉之業,慨然有求道之志。其后先生作《太極圖》,獨手授之,他莫得而聞焉?!?由此可見,《太極圖說》很有可能是在郴州期間完成。

大家注意了,此處“慨然有求道之志”,應不是說二程想去當道士,而是專心向周敦頤求道。理學也叫做道學。

他們也不大可能當道士。程頤后來還在皇宮為宋哲宗講課呢,總不能請個道士給皇帝上課吧。

程頤還與蘇東坡有不得不說的故事。

宰相司馬光在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九月逝世,喪禮由程頤主辦。當時死者的親人要站在靈柩之側向吊祭的客人還禮。但是程頤認為不合古禮,理由是“孝子如果真孝,應當是悲痛得不能見客人才是”,被蘇東坡諷為“伊川可謂糟糠鄙俚叔孫通”。

梁子就這么結下了,此后沒少打嘴仗。

這是題外話了。

總之,自周敦頤以降,理學逐漸成為社會主流。從這個角度講,王闿運那句“吾道南來,原是濂溪一脈;大江東去,無非湘水余波”好像也不是那么狂妄了。

至于理學與孔孟儒學有多大的不同,那就見仁見智了,還有留待各位看官前來自己感悟。


出品人:姜協軍 鄒繼紅

總策劃:張云夢 夏似飛 顏斌

監制:楊又華 劉建光 曹輝 張權

統籌:陳淦璋 黃曉輝 劉濤

出鏡:田甜

太極表演:郴州市太極拳協會 周翀

文案、編導:劉濤

攝像:謝佳燊 鄒尚奇 李健

執行:鄧華夫 李秉鈞 羅徽

剪輯:王玨 謝佳燊

鳴謝:郴州市蘇仙區委宣傳部 郴州市北湖區委宣傳部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