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3月29日訊(文/視頻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凌建軍 實習生 王昕 孫茉穎)中醫藥在流感防治中的應用歷史悠久,中醫中藥幾千年來,治療最多的一個疾病群就是流感,且療效顯著。當前,我省季節性流感高發,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局組織省級中醫藥救治專家制定了《2023年湖南省春季流感中醫藥防治方案(試行)》,推出了系列防治藥方,供廣大群眾選用。
預防方案
(資料圖)
(一)兒童預防方案
1.推薦預防處方:玉屏風散加減
【功效】益氣固表,清熱解毒
【參考方藥】生黃芪10克炒白術6克防風5克蘆根10克金銀花6克甘草3克
2.中藥香囊外用
【功效】芳香辟穢
【主要組成】丁香、木香、白芷、菖蒲、山柰、薄荷腦各3克。
【用法】上藥共研細末,用絳色布縫制小藥袋,裝入藥末,佩戴胸前。2—3天更換一個香囊,可以連續使用1周。
(二)成人預防方案
推薦預防處方:玉屏風散加減
【功效】益氣固表,化濁御邪
【參考方藥】生黃芪15克炒白術10克防風6克金銀花10克連翹10克藿香6克
治療方案
(一)兒童治療方案
1.風寒束表
【臨床表現】惡寒發熱,頭身疼痛,鼻塞流涕,咳嗽有痰,舌質淡,苔薄白,脈浮。
【治法】辛溫解表,散寒止痛
【基礎方】?荊防敗毒散加減
【參考方藥】荊芥6克防風6克羌活3克柴胡6克前胡6克紫蘇葉5克桔梗3克辛夷(包煎)5克川芎5克生甘草3克
【加減】頭痛甚加白芷、葛根;惡心嘔吐加藿香、姜半夏;發熱漸重、舌紅苔薄黃者加金銀花、連翹;納差、食少加雞內金、神曲。
【參考中成藥】小兒荊杏止咳顆粒,通宣理肺顆粒。
2.風熱襲表
【臨床表現】發熱,微惡寒或不惡寒,頭痛,咽痛,伴四肢酸痛,納差,大便干結,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法】辛涼解表,清熱解毒
【基礎方】?銀翹散加減
【參考方藥】金銀花6克連翹6克淡竹葉5克薄荷3克(后下)荊芥6克牛蒡子6克蘆根10克生甘草3克板藍根10克桔梗3克
【加減】高熱加生石膏(先煎);咳嗽有痰多加苦杏仁、前胡;咽紅腫痛加玄參、射干。
【參考中成藥】芩香清解口服液,抗感顆粒,清宣止咳顆粒, 連花清咳片。
3.邪熱犯肺
【臨床表現】高熱,咽痛,咳嗽,有痰,伴或不伴喘息,口渴喜飲,舌質紅,苔黃或膩,脈數。
【治法】清熱解毒,宣肺止咳
【基礎方】?麻杏石甘湯加減
【參考方藥】蜜麻黃3克杏仁6克知母6克生石膏(先煎)20克浙貝母10克葶藶子5克黃芩5克柴胡6克茯苓10克薏苡仁10克生甘草5克
【加減】咳嗽劇烈加款冬花、前胡、紫菀;咽喉疼痛加射干、牛蒡子;大便干結加生大黃(后下)、厚樸。
【參考中成藥】兒童清咽解熱口服液,小兒肺熱咳喘口服液,喉咽清口服液(顆粒),小兒豉翹清熱顆粒。
4.邪犯肺胃
【臨床表現】發熱,或惡寒,頭身酸痛,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舌紅,苔厚膩,脈滑數。
【治法】清肅肺胃,化濕和中
【基礎方】?葛根芩連湯合平胃散加減
【參考方藥】葛根10克黃芩6克黃連3克蒼術5克防風6克姜半夏6克厚樸5克藿香(后下)6克車前草10克生甘草3克
【加減】嘔吐明顯加竹茹、白豆蔻(后下);咳嗽,咯黃痰加枇杷葉、前胡;積食加六神曲、焦山楂。
【參考中成藥】葛根芩連丸,藿香正氣口服液。
【兒童用法和劑量】每日1劑,每劑煎煮2次,煮沸后15分鐘倒出藥液,混合成300毫升藥液,餐后溫服。3歲以下每次不超過50毫升,3—6歲每次不超過100毫升,7歲以上每次不超過150毫升,每日2次。
(二)成人治療方案
1.風寒束表
【臨床表現】發病初期,惡寒,發熱或未發熱,無汗,身痛頭痛,鼻流清涕,舌質淡紅,苔薄而潤,脈浮緊。
【治法】疏風散寒,辛溫解表
【基礎方】?荊防敗毒散加減
【參考方藥】荊芥10克防風10克甘草6克茯苓15克川芎6克桔梗6克獨活6克前胡10克
枳殼10克白芷10克柴胡10克羌活6克
【加減】發熱甚,加麻黃、葛根;咳嗽甚,加蘇子、杏仁。
【參考中成藥】感冒軟膠囊,九味羌活丸,風寒感冒顆粒。
2.風熱襲表
【臨床表現】發熱,微惡風寒,咳嗽咽痛,口渴,舌質邊尖紅,苔薄,脈浮數。
【治法】疏風清熱,辛涼解表
【基礎方】?銀翹散加減
【參考方藥】銀花15克連翹10克桑葉15克菊花10克桔梗6克牛蒡子10克蘆根15克薄荷6克
【加減】咳嗽重加杏仁、葶藶子;咽痛甚加射干、僵蠶。
【參考中成藥】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膠囊,復方芩蘭口服液,喉咽清顆粒,連花清咳片,銀黃清肺膠囊,清熱消炎寧片。
3.風寒化熱
【臨床表現】發熱惡寒,身痛,頭痛,咽痛,口渴,舌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
【治法】疏散表邪,清熱解毒
【基礎方】?柴胡羌蒲湯(全國名中醫經驗方)
【參考方藥】柴胡15克羌活10克前胡10克枳殼10克黃芩10克桔梗6克連翹15克蒲公英15克法半夏9克甘草6克
【加減】伴身疼、頭痛明顯加川芎、白芷;咳嗽咳痰,加麻黃、杏仁。
【參考中成藥】柴石退熱顆粒,感冒清熱顆粒。
4.邪犯肺胃
【臨床表現】發熱或惡寒,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頭身酸痛,舌質淡,苔白膩,脈滑數。
【治法】??解表化濕,理氣和中
【基礎方】?藿香正氣散加減
【參考方藥】藿香10克白芷10克紫蘇葉10克茯苓15克大腹皮10克甘草6克桔梗10克陳皮6克炒白術10克厚樸10克法半夏9克生姜5片紅棗5顆
【加減】畏寒者,加荊芥、防風各10克;納呆、食少加神曲、雞內金。
【參考中成藥】藿香正氣膠囊。
(三)變證
1.熱毒閉肺
【臨床表現】高熱不退,咳嗽頻劇,喘憋,痰黏稠或黃或有血絲,喘促短氣,咽喉腫痛,口渴,目赤,惡心嘔吐,腹痛,腹脹,泄瀉或便秘,舌紅或絳,苔黃或膩,脈滑數。
【治法】宣肺平喘,清熱化痰
【基礎方】?宣白承氣湯合麻杏石甘湯加減
【參考方藥】生石膏(先煎)30克大黃5克桔梗10克連翹12克炒杏仁10克炙麻黃6克瓜蔞皮10克桑白皮10克蒲公英30克葶藶子10克生甘草6克
【參考中成藥】羚翹解毒片,射麻口服液,痰熱清膠囊,宣肺敗毒顆粒,銀黃清肺膠囊,炎可寧丸。
2.氣營兩燔
【臨床表現】壯熱口渴,胸悶喘促或胸脅脹痛,咳嗽氣急,煩躁不安,甚者神昏譫語,溲赤,便干,舌紅絳,苔黃,脈細數。
【治法】清氣解毒,涼營泄熱
【基礎方】?清瘟敗毒飲加減
【參考方藥】生石膏30克水牛角30克(先煎)玄參10克生地15克金銀花30克黃芩10克麥冬15克連翹15克牡丹皮10克黃連9克梔子12克赤芍9克生甘草6克瓜蔞15克蘆根15克
【參考中成藥】安宮牛黃丸,痰熱清,血必凈,清開靈,雙黃連注射液等。
3.內閉外脫
【臨床表現】發熱神昏,煩躁,胸腹灼熱,手足逆冷,呼吸急促或需要輔助通氣,舌質紅絳,苔黃或燥,脈數或芤或促。
【治法】開閉固脫,解毒救逆
【基礎方】?生脈散、三石湯
【參考方藥】西洋參10克麥冬15克五味子6克寒水石30克滑石15克生石膏30克苦杏仁10克金銀花10克通草6克竹茹15克
【加減】神昏便秘者加牛黃承氣湯(安宮牛黃丸用6克大黃水送服)。
【參考中成藥】靜脈滴注:血必凈注射液,痰熱清注射液,參麥注射液,參附注射液等。
生活調攝
注意氣候冷暖變化,及時增減衣物,避免受涼及過度勞累。
合理膳食,營養均衡,適量食用新鮮水果、蔬菜類食物。
保持社交距離,在人群集中的公共場所注意戴口罩,避免呼吸道飛沫傳播。
患流感后宜多飲溫水,合理飲食,保持大便通暢。
老人、孕婦、嬰幼兒、肥胖者和有慢性病者,患流感后請及時就醫,在醫生指導下選用中醫藥辨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