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3月27日訊(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陳亞男 胡培磊 實習生 王昕)近日,據多家媒體報道,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發布信息,耳念珠菌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傳播,目前已遍布美國一半以上的州,成為緊迫的公共衛生威脅。
耳念珠菌極快的傳播速度、驚人的致死率,讓人不寒而栗。那么,這個菌的“廬山真面目”是怎樣的?如何預防?3月27日,湖南省胸科醫院醫學檢驗部主任譚云洪進行“揭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超級真菌”耳念珠菌是什么?譚云洪介紹,耳念珠菌是一種多耐藥真菌,最早發現于2009年。可以引起嚴重的感染,包括血流感染和侵襲性真菌病。與其他念珠菌不同的是,耳念珠菌具有高度耐藥性,可以耐多種抗真菌藥物。此外,它可以在醫療機構中傳播,因此被認為是醫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之一。
目前,耳念珠菌已經在全球范圍內發現,并引起了全球衛生機構的關注。
在顯微鏡下,耳念珠菌與其他念珠菌并無明顯差異,但通常具有多重耐藥性,部分菌株對臨床上常用的三大類抗真菌藥物都具有很高的耐藥性。
這種超級真菌對免疫系統不成熟或受損的人最致命,包括新生兒和老年人、吸煙人群、糖尿病患者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耳念珠菌在潮濕或干燥的表面上能至少生長7天,在塑料表面可持續存活至少2周。不僅可以在患者腋窩、腹股溝、鼻、口咽部等多個部位定植,還能在床欄、地板等多種物品表面存活,對共用醫療器械造成污染。
這種幾乎“全能”型的環境適應能力和長時間存活能力,是耳念珠菌與其他念珠菌的不同之處。
耳念珠菌可接觸傳播和空氣傳播
耳念珠菌是一種常見的真菌感染,它可以在人體的耳朵、口腔、消化道和生殖系統等部位生長繁殖,極大危害到人體,引起疼痛。嚴重時可能會導致耳道狹窄和聽力受損,導致感染。
該病菌感染還可能增加其他細菌和真菌感染的風險,從而導致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傳播途徑方面,耳念珠菌直接接觸和間接接觸,可以通過直接接觸感染者的皮膚、口腔、耳朵等部位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感染者使用過的物品,如耳機、耳塞、聽力助聽器等傳播。
此外,在某些情況下,耳念珠菌也可以通過空氣傳播,如在醫院、幼兒園等集體場所中傳播。
預防:慎用抗生素,保持個人衛生
耳念珠菌傳播途徑廣、危害大,普通人群如何預防呢?譚云洪表示需要注意這些: 慎用抗生素,過度使用抗生素會破壞身體內的健康菌群,容易導致耳念珠菌感染。
提高自身免疫力,平時人體有免疫系統,自身的抗體會監控、識別入侵者。當細菌、病毒接近細胞時,抗體會將自己緊鎖在入侵者的“盔甲”上,白細胞發現信號后即會吞噬入侵者。因此提高細胞活力對提高免疫力很重要。
保持個人衛生,經常洗手、洗澡、更換干凈的衣服和內衣。避免潮濕環境,保持身體干燥,尤其是腳部和腋下等易潮濕的部位。
養成良好生活方式,戒煙、限酒、保證充足營養攝入、堅持適度鍛煉,適當曬太陽,增強自身抵抗力以對抗耳念珠菌入侵。
耳念珠菌如何治療?
譚云洪表示,大多數耳念珠菌感染可以用一類稱為棘白菌素的抗真菌藥物治療。但一些耳念珠菌感染對目前常用的三類抗真菌藥物都有耐藥性,使它們更難治療。
這種情況下,可能需要多類高劑量的抗真菌藥來治療感染。因此,如果在懷疑自己患上了耳念珠菌或其他真菌,應馬上前往相關傳染病醫院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