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世界新消息丨春季這幾種疾病高發,兒童尤其易感!中醫教您如何防控

來源:華聲在線2023-02-24 17:39:55

華聲在線2月24日訊(記者 趙瞳銥 通訊員 王鑫 實習生 朱宇馨)春季乍暖還寒,氣候多變,人體內環境難以一下子與外界環境相適應,病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趁機侵襲人體,使得春季成為呼吸道傳染病的高發季節。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短距離飛沫或接觸呼吸道分泌物等途徑傳播,人員密集場所一旦出現極易廣泛傳播。春季常見哪些傳染病?應該如何預防?湖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肝病科\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張濤進行了詳細介紹。

春季常見傳染病

1.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呼吸道疾病,主要經飛沫傳播,也可以通過接觸被污染的手、物品等傳播。主要癥狀表現為發熱、頭痛、全身肌肉酸痛、乏力、流涕、咽痛和咳嗽等。

2.流行性腮腺炎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以發熱、腮腺非化膿性腫痛為特征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初期可有發熱、頭痛、無力、食欲不振等前驅癥狀,發病1-2日后出現顴骨弓或耳部疼痛,隨后出現唾液腺腫大,通常可見一側或雙側腮腺腫大。

流行性腮腺炎雖然是一種自限性疾病,但由于疾病的并發癥較多,如病毒腦炎、睪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等,若處理不及時,可出現嚴重后果。

3.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由接觸或飛沫傳播,傳染性強,從發病前1-2天直至皮疹干燥結痂都可傳染。

該病起病較急,皮疹通常先發于頭皮、軀干受壓部位,最開始是粉紅色小斑疹,繼而呈現出皰疹、結痂、脫痂的演變過程。多發生在嬰幼兒和學齡前兒童,值得注意的是,成年人一旦發病,其癥狀比兒童要更嚴重。

4.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出疹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消化道、日常接觸及呼吸道(飛沫、咳嗽、打噴嚏等)傳播,多發生于5歲以下的兒童。

主要表現在手、足、口這三個部位出現皮疹、丘疹、皰疹、潰瘍。少數病情較重患者還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并發癥。

5.麻疹

麻疹是麻疹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經飛沫傳播,具有高度傳染性。典型的麻疹表現包括高熱、咳嗽、口腔麻疹粘膜斑、全身皮膚紅色斑丘疹,疹退后遺留色素沉著伴糠麩樣脫屑。

麻疹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大多可以自愈,但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肺炎、腦炎等嚴重并發癥,甚至導致死亡。

為有效預防傳染病,張濤為大家介紹了一些預防注意事項:

1.帶好口罩,減少聚集

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防線,可以降低呼吸道病毒感染風險。春季傳染病高發時段,應戴好口罩,少去人群密集或空氣流通差的公眾場所,保護自身安全,利于公眾健康安全。

2.講究衛生,及時洗手

預防傳染性疾病,應養成良好的生活衛生情況,飯前便后或外出后及時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3.接種疫苗,提高免疫

流感疫苗:建議在流感季節來臨前接種,其保護性免疫力通常可維持6-8個月,需每年接種;現有流感疫苗6月齡以下嬰兒不可以接種。

流行性腮腺炎疫苗:接種人群為年齡在18-24月齡兒童,建議在接種疫苗后的第五年再次接種疫苗,接種后可終身免疫。

水痘疫苗:接種方式分為單劑次接種和兩劑次接種策略。單劑次接種通常在12-18月齡接種第一劑;兩劑次接種策略,則是在4-6歲時接種第二劑,或在首次接種3個月后至4歲之前接種第二劑。

手足口病疫苗:接種人群為6月齡至5歲的兒童,目前僅有腸道病毒EV71型手足口病滅活疫苗,僅能預防EV17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不能預防如柯薩奇A組16型等其他腸道病毒感染所致的手足口病。

麻疹疫苗:目前采取麻疹疫苗兩劑次接種策略,8月齡1劑次麻疹風疹聯合減毒活疫苗,在18-24月齡加強免疫1劑次麻腮風疫苗。

4.合理飲食,營養均衡

良好的飲食習慣加上健康的食物搭配,不僅能滿足我們日常的營養需求,還能讓機體保持良好的狀態,提高免疫力。

5.加強鍛煉,平和心態

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維持健康、平和、積極的心態,可以增強體質, 以預防病毒侵襲。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