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世界微頭條丨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福音!有種安全有效的新療法

來源:華聲在線2023-02-13 22:34:49


(資料圖片)

華聲在線2月13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趙麗萍 趙曉華 沙麗娜)慢性自發性蕁麻疹(CSU)是一種常見的慢性復雜性皮膚病,其反復發作、遷延不愈對患者身心及社會經濟都造成了一定負擔,臨床上亟需探索出一種既安全、有效,又經濟、易負擔的治療新方法。記者今天從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獲悉,該院皮膚性病科龍海副教授帶領團隊在國際著名免疫學期刊《臨床免疫學》發表了題為《連續注射低劑量白介素—2可改善慢性自發性蕁麻疹的癥狀和疾病控制》的原創性研究成果,為解決難治性慢性自發性蕁麻疹患者的治療難題開創了新方向。

該團隊前期研究發現,CSU患者存在T淋巴細胞不同功能性亞群存在免疫失衡,提示該病的發生發展與自身免疫機制密切相關。白介素—2(IL—2)是一種具有雙向免疫調節作用的T細胞因子,近年來,低劑量IL—2治療在多種炎性及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取得了令人滿意的療效。在此基礎上,團隊引入低劑量IL—2“免疫調節”療法,用于治療常規藥物難以控制癥狀的CSU患者,通過給藥策略的不斷改良、優化,逐步取得較為滿意的療效。

研究團隊對2019年7月至2022年4月期間,在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皮膚性病科接受低劑量白介素-2連續注射“七日療法”的15位難治性CSU患者進行了回顧性分析。研究發現,接受低劑量白介素—2連續七次注射治療后,既往抗組胺藥物控制欠佳的CSU患者大部分得到迅速緩解。除注射部位出現一過性的硬結、疼痛外,未出現其他明顯的不良反應。在隨訪的12周內,全程未出現嚴重不良事件。此外,該研究還發現自體血清皮膚試驗陽性與陰性的患者對低劑量白介素-2的療效反應存在差異。

據悉,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碩士研究生王佳琪為該論文第一作者,皮膚重大疾病與皮膚健康湖南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龍海,中國醫學科學院皮膚病醫院(研究所)執行院(所)長、中國醫學科學院免疫性皮膚病基礎與轉化研究重點實驗室主任、醫學表觀基因組學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陸前進為共同通訊作者。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