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2月5日訊 (全媒體記者 李琪 實習生 劉杰 通訊員 凌建軍)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最新數據,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正在追蹤名為CH.1.1的新冠病毒新毒株。CH.1.1占美國病例的1.5%,占比位列第五。截至2023年1月30日,已在67個國家或地區監測發現,我國共監測發現24例CH.1.1及其亞分支境外輸入病例。
【資料圖】
春節已近尾聲,之前很多專家預測的春節后第二波新冠病毒感染高峰并未出現。但隨著奧密克戎變異株CH.1.1等新毒株的出現,引起了大家對是否會出現第二波感染高峰的關注。奧密克戎變異株 CH.1.1 是什么?會引發第二波感染高峰嗎?針對公眾關注的這些問題,今日湖南省衛健委健教中心作出解答提示。
奧密克戎變異株 CH.1.1 是什么?
CH.1.1屬于奧密克戎變異株BA.2.75的第六代亞分支。最新研究顯示,由于新增多個突變位點,增加了CH.1.1的免疫逃逸能力。同時,新增的一個突變位點曾經是德爾塔變異株的特征性突變位點。但值得注意的是,該突變位點也存在于許多其他奧密克戎變異株亞分支中,如BA.5.3和BA.5.1.3等。
CH.1.1會引發第二輪感染高峰嗎?
2022年11月至今,CH.1.1在美國新冠病毒流行株中占比呈上升趨勢。2023年第4周,CH.1.1在美國流行株的占比為第五位。
2022年11月13日,我國通過基因組測序首次從天津市報送的1例泰國輸入病例樣本中檢出CH.1.1進化分支。未監測到CH.1.1及其亞分支的本土感染病例。
目前,未見CH.1.1變異株的致病性增強,仍需進一步關注。一般新毒株出現后,感染病例需達到一定規模并持續一段時間,才能初步判斷新毒株的致病力是否變化。
盡管CH.1.1變異株的免疫逃逸能力和傳播優勢進一步增強,導致突破感染和再感染風險增加,但我國大部分人群體內已存在高水平中和抗體,對CH.1.1存在一定的交叉保護作用,CH.1.1短期內不會引起本土大規模流行。
如何應對?
每個人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堅持做好個人防護、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保持社交距離,可以有效預防新冠病毒感染和二次感染。
1.保持戴口罩的習慣。口罩是預防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防線,可以降低新冠病毒感染風險。無論是“陽過”“還是“未陽”,在人群密集、空氣流通不好的場所建議仍堅持佩戴口罩。建議隨身攜帶口罩,根據不同的場景選擇佩戴。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廂式電梯時均應規范佩戴口罩。
2.保持手衛生。手臟后,要及時洗手或手消毒,避免用未清潔的手觸摸口、眼、鼻,也盡量不觸摸其它物品。接觸快遞、清理垃圾、飯前便后,接觸電梯按鈕、門把手等公共設施后均應及時洗手或手消毒。外出回到辦公室或回到家里,做到先洗手。
3.保持社交距離。外出時要保持好社交距離,盡可能避免與有呼吸道癥狀的人近距離接觸。
4.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的生活習慣能有效保護和提升機體的免疫力,抵御病毒侵襲。盡量做到均衡飲食,不挑食,適量運動,做到堅持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起居規律,保持睡眠充足。
5. 接種疫苗。由于“陽康”后6個月時,第一次感染產生的抗體已經基本消失,這時補種加強疫苗非常有必要。專家指出,特別是以下人群要及時接種疫苗:一是從事高風險崗位工作人員,如醫生、快遞員等。二是65歲以上的老年人,特別是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如糖尿病、高血壓、腫瘤或做過移植的患者。三是在第一次感染中有肺炎表現、癥狀較重、住院治療過的人群,在第一次“陽康”6個月以后要接種加強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