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劉燕娟?通訊員 肖彬華 羅藝
1月16日,永順縣高坪鄉西米村的織女橋上,一場以清廉為主題的書法交流會正在進行。村民翟軍走向臺前,用毛筆書寫“清白做人,踏實做事”“不怕吃苦,堅持到底”等內容,引來圍觀村民陣陣掌聲。
50歲的翟軍是西米村遠近聞名的致富能手,也是有著19年黨齡的黨員。10年間,他幫助村里發展苗木培育基地200多畝,產生經濟價值500多萬元,帶領村民增收致富。
“我們村有16個姓,每個姓氏都有優良的家風家訓,這也是我們一直牢記和秉承的?!币恢币詠恚攒姲训允稀耙缘轮渭?、廉儉持家”家訓牢記心頭、用在日常,時常告誡子女,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
數百年來,西米村基本形成胡氏家訓“清廉正家、事業振興”,楊氏家規“家法當守、耕讀為本”,向氏家訓“和諧相處、勤勞踏實”等姓氏家訓家規。近年來,村委會因戶制宜,結合實情,為全村558戶量身打造木質家風家訓牌,懸掛在各家門前,進門讀家訓、出門傳家風,潛移默化讓廉潔、孝道等種子在村民的心中扎根發芽,家風家訓代代相傳。
崇廉講廉氛圍濃厚,產業發展勢頭強勁。去年,西米村種植水稻、獼猴桃、油茶、花卉苗木等4000余畝,產值達930萬元,人均可支配收入達2萬元。全村有200余名大學畢業生和80余名鄉賢能人,為鄉村振興提供人才保障。
不只是西米村,永順縣紀委監委引導全縣23個鄉鎮結合自身地域文化優勢,融合家風家訓,培育出一批特色鮮明、清廉向上的示范村、清廉家庭,推動清廉建設與基層治理、致富產業深度融合,助推鄉村振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