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全媒體記者 李琪 通訊員 譚捷 田雪洋 實習生 劉杰
兒童健康問題,集中在哪些方面?湖南省兒童醫院對2021年10月至2022年9月期間,8021名來院體檢孩子的81225個體檢診斷詞條數據進行集采和分析。1月11日,醫院發布年度兒童體檢健康數據。專家提醒,視力異常、齲齒、肥胖、身材矮小等生長發育方面的問題比較集中,家長應重視孩子的定期體檢,別把小問題拖成“老大難”。
孩子這些異常體征要及早發現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數據顯示,來院體檢的8021名孩子中男孩4816人,占體檢總人數60.04%,女孩3205人,占39.96%。
從年齡分布來看以4—12歲為主占61.44%,最小的1個月,最大的18歲。查出隱匿性重大疾病6例,有11歲男孩腎功能不全、12歲女孩右側卵巢畸胎瘤、4歲男孩腹膜后惡性腫瘤、7歲男孩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6歲男孩睪丸腫瘤(良性)、10月大男孩右腎缺如等。
孩子們的視力異常、齲齒、肥胖、身材矮小等生長發育方面的問題比較集中,男孩中包皮過長、包莖、陰莖短小、隱睪、滑睪、睪丸及附睪囊腫,女孩的性早熟等問題比較突出,除此之外,脊柱側彎、心理抑郁和焦慮等不容忽視。
通過體格檢查檢出異常體征排名前十的是:包莖或包皮過長2757例、齲齒2202例、牙齒色素沉著和牙列不齊934例、鼻炎744例、耵聹多或栓塞734例、肥胖或超重603例、扁桃體腫大599例、皮疹465例、身材矮小343例、營養不良232例。與之前發布的半年體檢數據相比,齲齒占比略有上升,肥胖或超重占比略有下降。
通過體液化驗檢出異常指標排名前十位的是:免疫全套結果異常2252例、尿檢異常1202例、血脂異常1110例、過敏996例、乙肝五項全陰性921例、電解質異常778例、貧血631例、維生素D不足/缺乏606例、尿酸增高566例、骨堿性磷酸酶增高482例。其中乙肝五項全陰說明沒有接種乙肝疫苗或體內目前抗體水平不足以形成對身體的保護,貧血和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的情形也需引起家長的重視。
通過儀器輔助檢查檢出異常指征排名前十的是:頸部淋巴結腫大4608例、腹部淋巴結腫大3282例、甲狀腺B超異常2809例、視力異常2385例、陰囊睪丸B超異常1835例、壓力自主神經評分偏低826例、盆腹腔積液730例、三尖瓣輕度返流226例、聽力篩查異常107例、脂肪肝103例,利用無創超聲每年查找身體各臟器“小病灶”是首選方法。
1歲內孩子的體檢頻次降為4次
醫院兒童健康管理中心副主任醫師蔡姿麗介紹,發布年度青少年兒童數據的初衷旨在引起家長重視孩子的健康狀況。尤其是新冠陽性康復后,更需要通過醫療機構專業、科學的健康體檢監測、評估和追蹤,及時發現兒童身心健康發育過程中的異常,針對重大潛在的病因或疾病及早干預和治療。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能有效監測兒童各階段成長發育水平和健康狀況,讓兒童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健康風險問題得以早發現、早干預、早診斷、早治療。蔡姿麗表示,按《中國實用兒科雜志》2022年8月發布的《中國兒童健康體檢專家共識》指南,建議1歲以內的孩子需要分別在3、6、8、12月完成4次體檢,和此前相比減少了5次;2—3歲依然每半年一次;3歲以上一年至少一次,如發育有明顯偏離的,建議半年一次。
專家建議前往專業的兒童醫療機構體檢,醫務人員更容易發現問題,并對疾病產生的原因判斷更加精準,根據病情需要對孩子在習慣、飲食、干預等方面進行指導。
提醒廣大家長,及時查看體檢報告并根據醫生建議處理。既要重視體檢報告中提到的問題,也不要過度緊張,理性對待指標數值與參考值略有偏差應,關注體檢報告中的“臨界值”,注意閱讀醫生給出的健康建議和健康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