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熱點 > 正文

世界訊息:代表好聲音丨將心理治療納入醫保,助力群眾卸掉“精神包袱”

來源:華聲在線2022-12-30 09:39:44

全媒體記者 王智芳 丁鵬志


【資料圖】

當前,群眾的心理疾病的患病率增加。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數據顯示,目前全球有超過10億人患有精神障礙,幾乎每8個人中就有一位精神障礙患者。心理疾病的發展,往往帶來各種不良后果,成為當前社會需要面對的關鍵問題。在長沙市十六屆人大二次會議期間,不少代表開始關注到心理健康和治療,建議將心理診療服務納入醫保范疇,提高民眾對常見精神障礙和心理行為問題的認知,并增加主動就醫的意識。

潘靜代表:完善服務體系,將心理治療納入醫保

“心理治療是各種精神障礙和心理問題的治療方法之一,無論是作為單獨治療方式還是與藥物治療相結合治療,它都在疾病治療和康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長沙市人大代表、湖南省中西結合醫院互聯網醫院營運部副主任 心理治療師潘靜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就表示,為了解決患者在心理疾病救治方面的經濟壓力,她今年提交了《關于將心理治療納入醫保的建議》。

潘靜表示,在當前,精神疾病患者一般治療周期較長、費用高,精神類藥物貴,對很多家庭來說是不小的負擔。同時,精神疾病的界定、治療和用藥等缺乏統一的標準,難以形成標準統一的診療流程,而社會機構提供的心理咨詢服務亂象嚴重,沒有統一收費標準,收費高者每小時可達到兩三千元,甚至更多,導致很多心理患者難以獲得專業的心理治療。“為此,將心理診療服務設置醫保準入門檻就顯得尤為必要。”

針對目前的情況,潘靜建議完善心理服務體系,統一心理疾病界定和診療標準,以及報銷比例,盡早把心理治療服務納入醫保目錄,完善心理疾病的社會保障。提高患者就醫服務,規范化治療流程,從而保障患者得到專業有效的心理治療。“將心理治療納入醫保,應制定透明合理的服務價格和標準服務流程。心理治療是高人力資本投入的特點,而醫保基金支付的價格應在老百姓可承受的范圍。”

同時,針對心理治療專業人才嚴重匱乏,這一現狀。潘靜建議大力支持心理治療專業人員的專業發展。鼓勵有相關醫學或心理專業背景的醫務人員,通過轉崗培訓,報考心理治療師。完善心理治療師晉升制度,增設心理治療師高級職稱報考評定。

彭昭代表:心理治療按次報銷,建立援助機制

市民心理健康問題也引起了長沙市人大代表、民革市委委員、長沙市大數據中心綜合部部長彭昭的關注。此次會議期間,他提出了《關于建立心理健康社會關懷機制的建議》。

“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在幫助患者治療和康復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心理治療往往不是一蹴而就,需要長時間堅持治療,而其高昂的收費,讓許多患者只能望而卻步。”彭昭建議借鑒北京市、廣東省、江蘇省等地探索的經驗,將心理治療、心理咨詢費用納入醫保支付范疇,同時提高醫保支付比例,構建涵蓋診斷、治療等全過程的標準化評價體系,切實減輕患者及其家屬的醫療負擔,使心理治療能夠在更大范圍發揮作用。“廣東省、江蘇省醫保對心理治療項目都是按次報銷,每次報銷金額分別為200元、180元和160元不等。”

彭昭還建議,探索建立適合本地區實際情況的心理服務模式和心理健康援助機制,建立覆蓋廣泛的心理服務網絡,促進心理健康咨詢服務向社區(村)、向學校延伸,逐步提高心理健康服務的可及性。加大心理咨詢人才隊伍建設,加強心理健康普及推廣力度。“在減輕人們‘經濟包袱’的同時,也要卸掉‘精神包袱’。”

(一審:丁鵬志 二審:黃京 三審:丁興威)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