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12月18日訊(全媒體記者 王智芳 通訊員 李娜 )日前,國家公務員局發布消息,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23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筆試1月8日、9日舉行。而此考試,原計劃于12月3日、4日舉行。“國考”筆試延期,對于“公考人”來說是機會還是挑戰?記者對此進行了采訪。
挑戰
(資料圖)
部分應屆畢業生計劃被打亂
“有過心理準備,考試可能會延期,但最后確定延期了,一下子還真的不知道該咋辦。”湖南女子學院2023屆畢業生江陳告訴記者,她是11月28日收到考試延期通知的,當時她正在學校圖書館備考。“那天,很多和我一同備考的同學們收到這個消息后,都紛紛走出了圖書館。”
江陳告訴記者,疫情之下,嚴峻的就業形勢和不斷突破歷史新高的畢業生人數,讓她身邊越來越多的同齡人毅然走向考公這條道路,她也不例外。
“我的想法沒變過,只是想考個編進入體制內。”江陳說,這是她對當下形勢的判斷,一是希望離家近一些,二是覺得更加穩定。
但此次“國考”延期,卻讓她的計劃被打亂。江陳告訴記者,今年下半年,自己所有的心思基本都撲在備戰“國考”上,因此放棄了秋招和提前實習的機會。“我原本的規劃是先安心備考,年后再開始準備實習和春招,但現在都亂了套。”
“延期之后,我要再度調整自己的安排,尤其是備考計劃。”江陳說,對于他們應屆生而言,“國考”的延期意味著更多的壓力。“年后,畢業論文、找工作的壓力紛沓而至,我很怕自己沒辦法同時處理好這么多的事情。”
和她有同樣擔心的還有湖南師范大學應屆研究生張雨婷。“疫情讓一些單位不得不暫緩招聘計劃。好在現在考試時間算是暫時確定了。”張雨婷說,雖然“國考”不是自己唯一的選擇,她也嘗試參加了今年的秋招,但投出去十幾家崗位,到目前還沒有拿到一個offer,這也無形之中增大了她的備考壓力。
“目前‘國考’筆試時間已定,應該不會和我們學校的春招撞車。按照湖南師范大學往年的慣例,春招一般在年后開學就陸續開始了。”張雨婷坦言,疫情之下很多應屆畢業生等不起,有不少同學選擇另尋他路。
機會
“上岸”幾率或許增加
國家公務員考試無法如期舉行,在有些人看來有壞的一面,也有人看到了好的一面。
“去年第一次參加國考,由于沒有準備好,潦草收場。”周婧燦坦言,對于“國考”之難,她不是沒有心理預期。而自己“二戰”的背后,意味著“上岸”的風險也在增加。
“收到延期的消息,一開始確實是崩潰的。但轉念一想,我又多了復習準備的時間,未必是件壞事。”周婧燦說,她已經等待了將近2年的時間,再等等也無妨。
她解釋,對于像她這種只有一個目標的人而言,“國考”延期興許是件好事。延期意味著筆試和面試的間隔時間會縮短,“國考”和“省考”的間隔時間也會縮短。考生在參加完一項考試之后,過不了多久就能夠進入到下一備考環節或參加下一項考試,所學的東西不會立馬忘記,能夠做到知識點的有效銜接。
周婧燦還坦言,“國考”延期在一定程度或許會減少她的競爭壓力。因為對于部分考生來說,“國考”只是他們眾多選擇中的一個,延期在一定程度上會增加他們的棄考率。
“延期之后,每個人都要再度調整自己的備考計劃,但更重要的是調整自己的心態。”周婧燦表示,對于他們脫產備考的考生而言,每延期一天,親朋好友給的壓力、生活帶來的壓力就會越大。“但不論如何,我都走到這一步了,一定不會放棄的。”在接受記者采訪之際,周婧燦堅定地說道。
專家:
調整心態,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影響
“‘國考’延期對報考考生來說,有利有弊,建議大家放平心態,從容備考。”國家人力資源管理師、湖南人力資源服務中心職業導師邱智軍表示,對考生來說,考試延期可以有更多時間備考,特別是可以查漏補缺,進一步鞏固和復習知識點,也可以適當調整自己考試或求職策略,說不定能發現或找到更適合自己的新機會。
“國考”延期,也給考生也帶來了不確定性等挑戰。一方面,考生的備考時間被拉長了,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備考,部分考生可能會因為考試時間不確定而出現考試焦慮。另外一方面,考生需要投入更多的時間、機會與財務成本,也可能給家庭帶來一些負擔與壓力。打亂原有的復習與考試計劃,部分考生在堅持與選擇中徘徊,可能會放棄。同時,給考生心態調整帶來挑戰。給2023“春招”帶來不確定性。
對此,邱智軍建議,要堅持學習、勞逸結合、合理制定學習計劃;以積極的心態看待與應對延期,可以利用延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做一個總結,梳理一下所學內容,查漏補缺;積極與家人溝通,爭取更多支持與理解;根據自身利弊與學習情況,進一步做好職業定位與就業選擇;注意防護,讓自己保持良好的身體與心理狀態;趁“不確定性”為自己爭取更多“確定性”,對有強烈意愿進入體制內的考生來說,可結合自身具備的資格條件,同步考慮選調生、省級公務員考試、事業單位等與國考考試內容相關度較高的單位,既為練兵檢驗學習成果,也為自己爭取更多進體制內機會。另外,可提前關注“春招”信息,時間允許的話,適當為“春招”做一定準備,盡量減小不確定性給自己帶來的影響。
(應受訪者要求,江陳、張雨婷為化名。)
(一審:郭文雯 二審:黃京 三審:周文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