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聲在線記者 沙兆華
(資料圖片)
今年是“全國殘疾人就業宣傳年”,圍繞“就業優先,平等共享”這一主題,12月8日,省殘疾人勞動就業服務中心舉行“營造創業就業好環境,聚焦扶殘助殘好故事”線下經驗交流會,4位殘疾人創業就業典型講述了各自的經歷和感悟。
他們的故事不止精彩,堅定前行的背后還藏著創業商機和成功“秘笈”,給創業“小白”以啟迪。
莫紅衛:“從一個人摸索”到“聯動千人線上辦公”
(莫紅衛分享自己的創業故事。)
初中時,家住衡陽縣的莫紅衛患上運動神經元癥疾病,不能正常行走,家里為他花光了所有積蓄,四處借錢求醫,但不見療效。
2011年,同學送給他一臺電腦,開啟了他與網絡的緣分。剛開始,莫紅衛在淘寶上賣山地自行車,2014年一個偶然機會接觸到網絡辦公服務:為商家提供打字錄入,excle表格制作、PPT設計、速記整理等,最終走出了自己的創業之路。
“剛開始一個人摸索,后來遇到幾個殘障小伙伴,一起成立了工作室,2019年成立湖南上善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經過幾年的摸爬滾打,公司目前擁有1000人以上的簽約設計師團隊。”莫紅衛介紹。
如何讓居家辦公服務看似松散的團隊高效合作?交流會上,莫紅衛分享了一個案例。今年7月,一家企業將12萬頁的材料交給莫紅衛,要求1個月內完成數字化,莫紅衛僅用短短1天時間,就完成了團隊集合,千人線上接單,打了個看似無法完成的“漂亮仗”。
“感謝互聯網,讓我坐在家里就實現了創業夢,而且還能幫助殘疾人朋友就業。”莫紅衛說,目前,公司累計幫扶殘疾人、脫貧戶及大學生就業2000余人,直接帶動殘疾人就業300余人。
“創業今天是艱難的,明天也許還是艱難的,但未來一定會是美好的!”莫紅衛相信,自己創業及扶殘就業之路一定會越來越美好。
扶婷:用自信改變人生,用溫暖改變世間
(扶婷講述自己一路走來的心得。)
世界冠軍、金牌律師、大學教師……湖南金州(湘潭)律師事務所律師扶婷如今擁有多個身份。
“殘疾人要有自信,對自己要有信心;其次要有能力,能力可以從實踐中提升,也可以從學習中提升;再次是融合,與殘疾人的融合,與健全人一樣要融合,這樣我們的路才能越走越遠、越走越寬。”經歷多年打磨和沉淀的扶婷分享一路走來的心得。
1989年,年僅3歲的扶婷遭遇車禍,失去了右臂。12歲時,成為一名殘疾人游泳運動員,18歲參加雅典殘奧會,6年時間里,扶婷斬獲18枚金牌。
回歸校園,用知識改變人生。2004年,扶婷考上湘潭大學法學院,經過刻苦的學習,順利保研,并通過司法考試,24歲,她從泳壇名將成功轉型為執業律師。隨后,自己開辦了一家律所。
32歲攻讀法學博士,2021年9月,扶婷博士畢業后又受聘成為湘潭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師。
“我是殘疾人,我要想著與殘疾人融為一體。”扶婷成立了“扶婷公益法律服務工作室”。2018年5月,扶婷加入了湘潭市雨湖區殘疾專家志愿服務團,為貧困殘疾人脫貧提供幫扶服務。她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影響年輕一代的殘疾人朋友,“用自信改變人生,用溫暖改變世界”。
曾威賢:面對危機和困難,最重要是迎難而上
(曾威賢講述創業經歷。)
肢體殘疾的曾威賢是一名95后,長沙舜賢有限公司創始人,主要經營跨境電商出口零售業務,銷售服裝配飾以及家居裝飾用品等日用百貨,出口北美、歐洲、日韓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公司2019年底成立,剛起步疫情就突如其來,供應商停工、物流停運,初期的投資基本虧空。”疫情讓曾威賢原本處于上升期的企業陷入停滯。
2020年8月,曾威賢入駐省殘聯創業孵化基地,基地提供免費辦公場地和電腦使用等,減輕了部分資金運營壓力。在基地兩年,曾威賢結識了很多優秀創業者,深受啟發。
用近半年時間改變經營模式,2021年,曾威賢的企業邁入穩步增長期,從月盈利數千元,到現在的月盈利5萬元。他希望,今后能為更多殘疾人提供就業機會,實現社會價值。
“未來,我們肯定還會遇到各種危機和難關,要始終如一地面對挑戰,迎難而上,相信困難過后是勝利的喜悅。”曾威賢堅定地說。
周瑛:輪椅上創業,以生命影響生命
(周瑛講述自己輪椅創業的經歷。)
漢壽縣的周瑛,14年前因意外墜樓導致高位截癱,從失望、絕望到重拾生活信心,用了3年多時間。
在網友的推薦、家人的鼓勵下,周瑛走出受傷后第一步,來到長沙參加魔豆寶寶愛心工程活動,這次活動讓她學會了開網店。
2017年,周瑛開始做微商銷售,獨自坐著輪椅乘高鐵、搭飛機,跑了全國8個省份將近20個城市。
以殘助殘,用生命影響生命。2021年2月,在周瑛的倡導下,漢壽縣螢火蟲助殘公益服務中心正式成立,團隊大部分是殘疾人,服務中心影響帶動的殘友有40多個,其中有長達20年沒出過門的殘友。中心幫助近20名殘疾人實現就業,以螢火微光照亮殘疾生命。
“幫助更多的殘疾人走出家門、融入社會、自食其力,堅定螢火蟲助殘公益服務中心成立的初衷。”周瑛對自己的助殘之路無限憧憬。
(本文圖片均由 陳龍 攝)
(一審:沙兆華 二審:唐婷 三審:蒙志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