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華聲在線11月28日訊(全媒體記者 周陽樂 通訊員 劉佳)近日,來自湖北的54歲程女士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經剖宮產成功娩出一男寶寶,體重5斤4兩,母子平安。這個年齡,有些人已經開始含飴弄孫,而她卻歷經艱辛與心酸,點燃經歷苦難的家庭重生的希望。
2021年,因孩子離世,程女士幾乎“一夜哭白頭”。她一度感覺沒有生活下去的意義,因親戚一句“可以試試看能否再生一個孩子”點亮了她。程女士以“超高齡媽媽”的身份冒險懷孕,54歲的她通過試管助孕的方式成功受孕。
為了安全分娩,她選擇了全程在湖南省婦幼保健院產檢。了解到程女士的情況后,該院產科醫生在她每次產檢時,除了給予專業的醫療支持,還有耐心的心理輔導及細致的健康管理。終于,程女士的寶寶順利足月,臨近預產期,入住湖南省婦幼保健院待產。醫生考慮到孕婦高齡、身體機能下降等因素,決定為其進行剖宮產手術。
“醫學上,高齡生娃,并不值得提倡,在適宜的年齡生育才是好的選擇,高齡婦女的受孕率下降,妊娠后流產、胎兒畸形及妊娠期并發癥、合并癥的發生風險均增加。”該院產二科主任賈曉宙表示,高齡孕婦患慢性疾病的概率增大,建議高齡妊娠規范管理。
1.妊娠前進行全面健康狀況評估:了解是否患慢性疾病、傳染病、遺傳性疾病等;患慢性疾病者,包括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等應接受評估是否適宜妊娠;有剖宮產史的高齡婦女,建議常規行B超檢查評估子宮切口的情況,告知瘢痕子宮妊娠相關知識及再次妊娠風險;對患有子宮肌瘤或卵巢良性腫瘤的高齡婦女,應進行腫瘤大小、是否影響受孕、病程時間等綜合評估,對患宮頸上皮內瘤變CIN I-II、隨訪2年以上病情穩定者,可以受孕。所有計劃妊娠的高齡婦女宜接受備孕指導。
2.妊娠期管理:懷孕后需要進行規范的產檢,以及時發現合并癥、并發癥。孕期除了需要合理營養、保證睡眠、適宜運動,還要做好自我監測,比如血壓、體重等,若出現頭痛、頭暈、肝區疼痛、惡心、嘔吐等異常,應立刻就診。妊娠中晚期是胎兒生長發育及各種異常現象顯現的重要階段,除了常規檢查,應重視胎兒畸形的篩查,并嚴格進行產前篩查及產前診斷,高齡孕婦應首選侵入性產前診斷,但是有0.5-1.0%的流產、感染、羊水滲漏的風險,拒絕侵入性產前診斷者可考慮無創性產前基因檢測,但應了解其局限性。B超篩查建議在20-24周及30-32周進行,排除胎兒結構異常及了解胎兒發育情況,必要時行磁共振檢查或胎兒染色體核型分析及基因檢測。
3.分娩期及產后:高齡孕產婦的死亡及胎死宮內的風險均是增加的,產程中要關注精神狀態、注意能量補充,嚴密監測血壓變化,適當放寬剖宮產指征。產后需警惕產后出血,指導母乳喂養和產后康復,減少產后抑郁,加強盆底康復訓練。
“國家出臺了三孩政策后,計劃生娃的高齡孕媽也越來越多,但一定要在身體及心理條件允許下才能去生三胎。”賈曉宙說,在她看來,高齡“搏”娃,需要量力而行。
(一審:周陽樂;二審:胡宇芬;三審:楊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