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海南省婦聯舉辦“爭做巾幗好網民”主題活動。來源:南海網
(相關資料圖)
▲“云上鞍山”巾幗共富工坊——實踐場景展播現場。來源:寧波市江北區婦聯官方賬號
▲甘肅省張掖市肅南縣舉行“彩虹張掖千人主播團矩陣”巾幗主播團選拔賽。來源:肅南婦女
編者按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女性網絡空間建設日益豐富,更加平等、包容的網絡環境為女性創造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從鄉村女主播、巾幗好網民,到互聯網大會女性論壇……女性既是互聯網時代的受益者、參與者、建設者,也是推動數字中國建設的崛起之力。女性的蓄力奮斗和不凡成就不斷推動著數字化建設的發展。本刊推出“女性網絡空間發展與變革”系列解讀,邀請專家學者共同探討數字“她空間”中的高質量發展路徑。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徐陽晨
近年來,數字經濟釋放的性別紅利,正助力“她力量”成長空間拓展,女性的網絡成長呈現出新的特點。廣大女性如何抓住數字經濟契機,將“數字資源”轉化為自身發展的優勢要素,進一步在網絡空間中發揮智慧才干、實現自我價值?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邀請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副院長史冊教授、東北師范大學傳媒科學學院張淑燕教授,對相關問題進行解讀。
網絡推開人生舞臺“第四堵墻”
記者:我們看到,網絡空間減少了體力弱勢帶來的歧視問題,女性的思想、話語被進一步放大、被重視,展現出更豐富的自我。數字網絡時代為女性的發展帶來哪些新的契機?
史冊:全球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與網絡發展為女性帶來了巨大的變化,其中包含著女性自身發展的新契機。以數字技術為支撐的網絡空間,在推動性別平等和婦女賦權方面,產生無限潛能。網絡時代消解了體力優勢,它的互動性、隱蔽性使性別不再是生理意義上男女之分,男性女性成了符號性的標志在網絡空間生存,傳統意義的女性身份被進行了解構與重塑。
網絡像是推開了人生舞臺的“第四堵墻”,使女性獲得全球視野、打開了格局,也有力地瓦解了傳統的人才評價標準,讓女性充分利用自身情感表達、共情交流的生命柔性,利用無邊界的互聯網世界,在全球范圍內獲得發展的機會成為可能。
網絡賦能“她力量”
記者:網絡時代賦予“她力量”新的活力,具體來看,這種賦能體現在哪些方面?
史冊:首先是“她潛能”的釋放,表現在女性就業崗位多元化。2023年6月,金磚國家女性領導力論壇上發布的《2023金磚國家女性發展報告》顯示,數字經濟的快速興起大大降低了女性參與全球貿易的門檻,使其獲得更多工作與創業機會。報告特別指出,中國的數字經濟規模占GDP比重接近40%,其他國家該比重在20%左右。據阿里研究院相關報告統計,截至2022年3月,在數字貿易、電商、直播等領域,數字經濟已為5700萬名女性創造了就業機會;同時,女性靈活就業趨勢上升,2022年,女性在靈活就業中的占比達61.2%,數字團長、內容博主新職業類型等更為靈活的工作方式,形成了女性就業的“引力效應”。特別是給欠發達地區和偏遠地區女性提供了更多機會,如貴州苗族地區搭建的“繡娘數據庫”“全球設計師空間”,通過互聯網技術建立了1200多家手工坊,跟全球1600多位設計師進行聯動,培養了2萬多名繡娘。全國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說明,網絡促進女性就業的同時,也推動了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而因網絡發展帶來的技術需求,也表現在高知女性從事科研工作的比例大幅提升。數據表明,中國有4000萬名女性從事科技前沿工作,占比40%。
其次是“她經濟”的凸顯,即女性消費市場崛起。網絡時代女性消費方式更加便利、場景更加豐富。QuestMobile(北京貴士)數據顯示,截止到2023年1月,移動互聯網女性群體活躍用戶數達到近6億,而從線上高消費意愿和高價產品(2000元以上)的消費能力上看,女性依舊遠高于男性。從使用互聯網時長上看,2023年1月,女性用戶月人均使用時長達到163.6小時,同比增長2.0%,在整體大盤增長緩慢的局面下,這一數字已非常可觀;具體到應用類型上看,短視頻、社交、電商購物平臺的黏性非常高,其中,女性用戶在綜合電商App的同比增量超過5000萬。女性線上消費能力提升、消費體量增多。
再次,“她文化”的豐富,即女性學習意識增強。參加線上培訓以及購買線上閱讀的女性比例遠超男性。央視財經于“三八”國際婦女節開展的《中國美好生活大調查》顯示,2023年,我國女性最愿意增加消費的領域中,“學習培訓”位列前三,占比28.66%;《經濟參考報》于今年4月曾報道,女性積極順應移動化智能化趨勢,成為數字閱讀的主要用戶群體,截至2022年,占比達44.13%。
最后,“她題材”的綻放,即女性內容創作力和影響力不斷提升。互聯網時代女性既是內容平臺的受眾,也是優秀的內容創作者。今日頭條女性創作者占比約40%,喜馬拉雅女性創作者占比64%。同時,“她題材”影視劇集、文娛綜藝層出不窮、類型多元,展現出豐富多彩的女性文化。短視頻平臺上出現了諸多女性成長博主,專門為女性安全做宣傳,拍攝系列短劇,喚醒女性獨立意識。擁有452萬粉絲的“絲檸檬小姐”勇敢呼吁女性活出自己,對女性在現實生活中的不公平境遇進行展示與剖析;還有鼓勵普通女性正視自我容貌,反對容貌焦慮的網絡作品;也有農村女孩子或貧苦女性逆襲成功的分享。
記者:在助力女性網絡發展的同時,“空間凈化”問題備受關注。身處網絡環境中的女性,應注意哪些問題?如何提升女性網絡安全素養?
史冊:在鮮花爛漫的景觀里,我們仍要對如何助力數字時代賦能“她力量”冷靜地進行思考。數據顯示,到2025年,預計中國數字經濟吸納女性就業將達到1.2億人,對如此大規模的“她價值”存量,要進行創新引導,以提升女性在網絡時代的整體素養,培育“她空間”的文明風尚。
但與此同時,一方面要冷靜清晰認識到“女性發展”的真正內涵,高度警惕借網絡之形,對女性形成勞動剝削甚至“她事件”的發生;另一方面,對“她人才”應進行系統化培養,防止數字鴻溝致使女性被再度邊緣化。著力豐富“她文化”內涵,推動“她文化”守正出新,助力女性在數字化浪潮中乘勢而上,享受數字時代的紅利。
“云上”給予女性前所未有的鼓舞
記者:近年來,圍繞女性自我提升,網絡上開展的女性讀書座談、成長論壇以及巾幗榜樣評選、志愿服務活動等亮點不斷,它們對于彌補女性現實空間中的不足,能起到哪些作用?
張淑燕:網絡讀書座談、女性公開課和女性成長論壇讓不同層次女性可以平等地獲取新知識、新見解和新思想,彌補現實空間中部分女性難以獲得優質學習資源和學習機會的不足,并為其破解現實生活中的難題提供信息支持和情感支持。例如,“巾幗好網民女性公開課”就是一個旨在為網絡中的女性提供成長攻略,助其提升自我修養,解答情感、婚姻、事業、生活等各方面問題和多維度困擾的服務平臺,針對不同群體開發有針對性、吸引力、實用價值的網絡公開課,讓更多女性通過網絡平臺充實自我、提升自信,享受美好數字生活。
線上志愿服務平臺通常致力于服務城鄉婦女就業、創業指導與幫扶,女性身心健康指導與保護,婦女兒童權益維護等公益事業,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現實空間針對女性困難群體社會支持不充分的問題。
記者:為什么“云上”會成為女性學習、互動、表達的重要載體?
張淑燕:“云上”的內生動力不僅僅在技術層面,其中流動的情感、倫理、道德支持形成了強大的洪流,給予女性前所未有的鼓舞。例如,很多巾幗榜樣評選活動從線下走到線上,一方面為女性提供了展示才能和成就的廣闊舞臺,提高了“她力量”“她智慧”的能見度;另一方面,網絡評選活動打破地域限制,吸引來自全國乃至全球各地的參與者,彌補了現實空間中此類活動參與途徑的局限,有助于解決社會參與度低的問題。借助網絡傳播廣、互動性強等優勢,可以擴大巾幗榜樣的社會影響力,更好地發揮其示范效應和帶動作用,為更多女性的成長提供參考,補強動力。
互聯網中關乎女性的優質內容和平臺,一定程度上補充了現實社會支持系統的不足,所提供的資源可以為不同層次的女性自我成長提供情感支持、信息支持、物質支持和陪伴支持。同時,基于這些優質平臺的、以女性為主體的積極互動,有利于發揮廣大女性在弘揚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建設清朗網絡空間中的重要作用,為網絡文明建設注入“她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