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上市銀行出手穩定股價。8月4日晚間,廈門銀行公告稱,將采取由持股5%以上的股東增持股份的措施來穩定股價。
今年以來,上市銀行頻頻出手。記者梳理,已有廈門銀行、重慶銀行、齊魯銀行、滬農商行、瑞豐銀行、蘭州銀行等6家上市銀行計劃實施穩定股價措施或已完成股價穩定方案。其中,大股東及高管(不含獨立董事及外部監事)增持是穩定股價的主要途徑。
股價持續低迷是上述6家上市銀行實施穩定股價措施的主要原因。如廈門銀行8月4日公告稱,根據《穩定股價預案》,公司股票自掛牌上市之日起三年內,如出現連續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收盤價均低于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情形時,啟動穩定股價措施。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從具體措施來看,上市銀行穩定股價的“工具包”較多,包括四大類:一是向社會公眾股東回購部分股票;二是股東及高管增持股票以穩定股價,并明確增持的金額和期間;三是通過實施利潤分配或資本公積金轉增股本的方式穩定股價;四是通過削減開支、限制高級管理人員薪酬、暫停股權激勵計劃等方式提升業績以穩定股價。
“上市銀行股價較低時,采取增持等措施穩定股價,有助于提振投資者信心,推動銀行股估值合理回歸。”郵儲銀行研究員婁飛鵬對記者表示。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對記者表示,近年來,由于復雜的宏觀經濟、金融環境,導致一些銀行股的股價接連下跌,部分銀行股價觸發穩定股價的相關條款,銀行股東及高管真金白銀進行增持,反映其對本行及股價前景的樂觀預期。
根據上市銀行此前發布的穩定股價預案,當股價連續“破凈”(每股股價跌破每股凈資產)時,才會觸發預案。也就是說,未來上市銀行穩定股價的頻次與其未來股價走勢或估值走勢密切相關。
那么,如何看待銀行股估值走勢?周茂華表示,近年來,銀行業經受住內外復雜經濟環境影響,經營保持穩健,內部治理加快完善,資產負債結構持續優化,銀行風控與經營質量穩步提升。國內經濟呈現良好恢復態勢,企業經營狀況持續改善利好銀行資產質量和盈利,作為周期性行業之一的銀行有望受益。此外,市場情緒持續回暖,同時銀行板塊整體經歷長時間調整,估值低洼,以及銀行股高股息率等,市場對銀行股估值修復行情樂觀。
婁飛鵬認為,下半年,隨著我國經濟持續復蘇,銀行業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對銀行股價有正面影響。但在監管引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和居民信貸利率穩中有降的過程中,銀行凈息差有所承壓,對估值形成一定的壓力。對上市銀行來說,除了在資本市場采取措施穩定股價外,還需強化經營管理,提高業績,從而在長期中穩定股價。
就市場比較關注的影響上市銀行估值的凈息差走勢,周茂華認為,預計年內銀行業凈息差保持穩定,一方面,國內銀行繼續合理讓利實體經濟,經濟恢復需要一定時間;另一方面,銀行積極優化負債結構,實體融資需求改善,金融市場整體持續回暖等,有利于銀行凈息差穩定。
編輯:羅浩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布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