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賽迪顧問城市經濟研究中心發布《2022年中國城區經濟高質量發展研究報告暨2022賽迪百強區》榜單,深圳市6城區上榜,南山區、福田區、寶安區、龍崗區、龍華區、羅湖區分別位列第1位、第3位、第5位、第6位、第26位、第28位。其中,南山區已連續5年蟬聯榜首,其高質量發展水平領跑全國。
2022年百強區延續地區生產總值>800億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0億元的“雙門檻”,采用23個指標建構的城區高質量發展評價指標體系,通過動態權重、數據建模等方法對除直轄市和港澳臺地區外的910個市轄區進行高質量發展水平評估,最終形成2022賽迪百強區。
賽迪顧問2022年中國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研究結果顯示,深圳南山區、廣州天河區、深圳福田區、青島黃島區、深圳寶安區、深圳龍崗區、廣州黃埔區、佛山順德區、蘇州吳江區和佛山南海區入圍“十強”城區,其高質量發展水平領跑全國。
2022年賽迪百強區呈現五大特點:一是百強區強支撐強引擎作用突出,僅用不足全國0.6%的國土面積和9.6%的人口,創造了全國17.4%的地區生產總值,高質量高效益集聚態勢明顯,是引領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中堅力量。二是地區分布仍不平衡,百強區東強西弱空間格局雖有緩解,但南強北弱趨勢進一步加劇。三是梯隊結構變化明顯,百強區五級梯隊的構成顯著不同,并呈現出各自特點,第一梯隊各維度發展更為均衡。四是規模密度分化現象突出,城區高質量發展水平差距縮小,但梯度差距仍較為明顯。五是強區持續引領,“三千億城區”已增長為12個,“兩千億城區”達到34個。
作為深圳的經濟大區、科技強區、創新高地,南山區成為奮力跑出“深圳加速度”、打造“深圳高質量”的標桿城區。2021年,南山區GDP達到7630.59億元,增長9.1%,增量超過1100億元,為歷年最高,經濟總量連續9年位居廣東省區(縣)之首;實現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740億元,增長9.6%。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4088億元,增長12.8%。先進制造業增加值1179億元,增長12.2%。在庫“四上”企業超8000家,截至目前,南山區共有196家境內外上市企業,綜合實力長期保持全國縣(區)級行政區領先地位。福田、寶安、龍崗、龍華和羅湖這些年在高質量發展上也是創新多多,碩果累累。
“十四五”期間,南山區的目標是“基本建成、全面完善中央智力區功能,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成為深圳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的先行區”,努力實現經濟質量效益全國領先,到2025年,本地生產總值力爭達到1萬億元。( 王雅萍 曾賢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