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熊城 拍攝剪輯 川觀新聞記者 張斌
濕地被稱為地球之“腎”,連綿的濕地群更是有著生態系統調蓄、生物多樣性維護的綜合作用。位于南充營山縣的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是川東北最大的庫灣濕地群落,這里水澤、草澤、林澤鑲嵌交匯,美不勝收。
立秋節氣傍晚,在公園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的指引下,記者漫步在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只見兩岸高大喬木環簇,山間蛙鳴陣陣,落日余暉下,清風拂過,蘆葦搖曳,白鷺翩躚。
據了解,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是以清水湖為核心,總占地960公頃,水域面積近400公頃。公園集濕地保護、科學研究、宣傳教育、生態旅游和可持續利用為一體。
濕地棧道一角。羅剛 攝
曾經的清水湖濕地生態環境脆弱。近年來,營山縣組建清水湖水環境綜合整治工作小組,明確保護范圍,通過生態移民、退耕還濕、生態修復等辦法,生態恢復已取得了一定成效。清水湖濕地公園現有各類維管植物370種、鳥類128種。其中,國家一級保護植物3種、國家二級保護植物3種;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9種、四川省重點保護動物8種。2019年年底,清水湖濕地公園通過驗收,正式成為國家濕地公園。
值得一提的是,清水湖國家濕地公園在保護中探索出的鄉村小微濕地模式,在保留原有鄉土風貌的基礎上,通過“溝、渠、塘、堰、井、田、泉、溪”等多種元素恢復重組,建成多塘濕地生態系統,具備水質凈化、雨洪管理、觀賞游憩等多種功能。
來到公園,清水湖濕地博物館也是必須打卡的一個地方。該博物館通過圖文展陳、趣味互動、場景再現、虛擬現實等技術的有機結合,全方位展示了清水湖豐富的濕地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下一步,我們將深入發掘傳統生態智慧,統籌推進科普宣教、水源地保護、濕地修復及鄉村振興。”公園管理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