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滾動 > 正文

“三力組合拳”打出縣域團組織改革新亮點

來源:本網專稿2023-07-27 18:36:37

自開展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以來,福建省周寧團縣委有效提高團的內生動力和發展活力,探索出一條極具地方特色的改革之路,持續提升基層團組織的引領力、組織力、服務力和大局貢獻度。

多元協作聚合力


(資料圖片)

架好縣域組織改革“起手式”

積極爭取各方資源。牽頭出臺《周寧縣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成立周寧縣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統籌協調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各項工作。將團建工作經費納入黨建經費整體計劃,在縣級年度財政預算中保障青少年工作經費,少先隊工作經費在財政預算中單列。加強與巡察辦溝通聯系,將縣域共青團基層組織改革工作納入巡察范疇,建立改革情況巡察整改反饋機制。

拓寬團的骨干來源。緊密聯系周寧青創、周寧青志協、新階聯等各類社會組織,選拔優秀青年進入團干部隊伍交流學習。提高縣級團委掛職、兼職團干部選配質量,增強針對性、適用性,防止“名在人不在、身在心不在”。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選聘青少年事務社工、培養選拔村(社區)青年委員、吸納返(在)鄉大學生兼職、聘任青年社會組織骨干等方式,實現全縣各級團組織力量充實。

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動黨建帶團建、隊建三級聯動模式。健全少先隊階梯式激勵體系,在縣級層面落實少工委“雙主任”制度,所有初中、小學100%建立學校少工委,選拔聘任中小學大隊輔導員,進一步鞏固拓展少先隊組織體系。加強與教育、人社、財政等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成立縣級教育團工委,落實保障少先隊輔導員在職級評聘、績效考核、評比表揚等方面的政策待遇,完善少先隊輔導員評聘標準,優化少先隊工作環境。

多措并舉強動力

練就基層組織建設“好體魄”

優化隊伍建設。團縣委機關干部配備率100%,從體制內及行業引入優秀青年擔任掛、兼職副書記。強化基層團組織班子建設,本屆村級團支部書記147名,進入村“兩委”班子83人,其中27人為黨支部書記和村主任。落實基層團組織書記述職評議考核制度,年度工作評價結果區分等次并向所屬黨組織反饋,并建議評價結果與評先樹優、職級晉升、選拔任用掛鉤,優化考核結果運用。

深化制度建設。以智慧團建系統為抓手,深入開展“星級團支部”“星級團委”創建。嚴管團員發展教育,盯緊中學中職團員發展源頭,嚴格規范入團標準和程序,嚴把團員入口關。加強對團員團籍資料、團費收繳、團的組織關系轉接等日常管理,督促團員認真履行團員義務,嚴格落實“三會兩制一課”,有效提高團員組織生活質量。

強化陣地建設。把建設“青年之家”作為“黨建帶團建”的重要內容,探索“團干+社會組織+團員青年”隊伍建設模式;積極創新服務模式,構建“1+2+X”運行機制,“1”即確定一條工作主線,“2”即聚焦服務黨政中心和青年所求“雙向服務”,“X”即縣級和鄉鎮團委聯動,開展系列服務活動。打造裝飾別具特色、空間輕松活潑,集學習、閱讀、茶歇、休閑、活動于一體的周寧縣雲上攬山“青年之家”,在特色活動中滿足青年需求,使“青年之家”成為青年真正愿意去的“家”。

多管齊下激活力

釋放高效服務青年“新動能”

關心青年所急所盼。結合“我為青年辦實事”“深學爭優、敢為爭先、實干爭效”行動積極開展實踐活動,推進全縣青年人才、青年健康、青年婚戀等10個領域青年工作和6個青年民生實事項目的實施,切實增強青少年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打造“青”字號品牌,推動基層團組織在鄉村振興、志愿服務、濟困助學、就業幫扶、人才培養、實踐育人等領域,形成服務大局和服務青少年的良好社會影響力。

促進青年成長成才。聯合縣委組織部等13家單位在全縣范圍內發起周寧縣“揚帆計劃”大學生實習活動,通過加強團政企協調配合,構建團政企聯動模式,動員54家用人單位征集提供569個優質實習崗位,吸引實習生投遞簡歷1175人次,正式上崗實習共320人,其中“雙一流”高校學子138人。多渠道收集建立周寧籍學子人才信息庫,擴充“雙一流”院校周寧籍學子280人。

服務青年提質增效。聯合11個成員單位印發《關于開展周寧縣2022年資助困難學生工作的通知》,整合助學政策,優化資助體系。落實省、市希望工程助學項目,累計資助學子31名,發放助學金6.4萬元。持續深化、細化“暖蜂行動”服務,共設置“小蜜蜂”青年驛站8個,為廣大新興青年群體提供全覆蓋、全鏈條式的便民服務。舉辦“周寧縣2022年高素質青年農民培訓班”,采用“課堂集中學習+實訓實操+觀摩互動+線上學習”等形式,取得良好成效。

(福建省周寧縣委改革辦供稿)

關鍵詞: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