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走進正陽縣產業集聚區,精工機械、楓樺屠宰等項目建設正酣,正陽魯花、君樂寶、牧原肉食等投產項目機聲隆隆趕工忙。
近年來,正陽縣樹牢“項目為王”導向,把項目建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主引擎”“牛鼻子”,全力推動各類重點項目早開工、快建設、早達效。2022年,該縣謀劃省、市重點項目131個,比2021年增加26個。
抓平臺建設,打造發展優勢。該縣強力推進基礎設施和公益性項目建設,提升綜合承載能力,累計投資58億元,建設水、電、氣、路網192公里,新建標準化廠房50.2萬平方米;深入推進“百園增效”行動,向存量要效益,盤活閑置廠房,處置低效用地,加快“騰籠換鳥”。
抓主導產業,推動集群發展。該縣發展裝備制造集群,發揮球墨鑄造和農業機械傳統優勢,與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合作,發展機械制造企業55家,年產花生機械6萬余臺;發展食品加工集群,圍繞花生、小麥、生豬三張國字號名片,引進君樂寶、牧原等知名上市企業,形成百億級食品產業集群,同時大力推進醋文化產業園、祁連牧歌肉牛養殖(屠宰)及肉制品加工等項目;發展生物醫藥集群,加快推進淘兒寧消毒制劑、榮盛科技醫藥包裝等項目建設,擴大醫療耗材和醫藥產業規模,助力“中國藥谷”建設;發展電子信息集群,壯大以電子元器件、鋰電池為主導的電子信息產業,推動中原光電等項目建成達效。
抓重點項目,增強發展后勁。該縣圍繞主導產業,繪制產業鏈圖譜,深入開展招商工作,吸引一批龍頭型、旗艦型、基地型產業項目入駐;堅持以“三個一批”活動為抓手,對君樂寶低溫殺菌乳智能制造與應用示范線等實施項目,加強對接,確保及時開工;聚焦食品加工、裝備制造等傳統產業,電子信息、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編制全景圖譜,分業分鏈攻堅。
抓服務保障,優化發展環境。該縣強化科技支撐,依托省農科院、河南農大等,建立院士工作站1個、博士工作站5個、國家級花生成果轉移轉化中心4個;與22家高校及科研院所簽訂了花生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協議;完成各類科技成果轉移轉化28項,實現工業企業上云68家;搭建產品展示、職業技術培訓等八大服務平臺,提供全程服務;扎實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聯企結親”活動,解決企業用工、資金、勞資糾紛等問題;深化“放管服效”改革,實現工業用地全部按“標準地”出讓,做到熟地等項目、拿地即開工。( 李玉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