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常州市武進中部南環線片區美麗鄉村示范帶的重要組成部分,前黃鎮祝莊村圍繞建美鄉村的“形”、育強鄉村的“業”、塑好鄉村的“魂”各項工作要求,在全力推進精品美麗鄉村建設的同時,始終以“村企聯建”方式,擴大輻射半徑,用“花樣事業”妝點美麗鄉村,提質提速鄉村振興。
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才能堅守“持久美”常態。今年以來,祝莊村以馬家塘、東西王、劉瀆、楊家塘等自然村為單元,集中開展道路亮化硬化、河道清淤等民生工程,并將環境整治工作重心從村組轉移到農戶,開展庭院規整化行動,讓群眾自覺養成文明衛生的習慣,切實營造同心共建美麗鄉村的良好氛圍。
走進祝莊村幾個整治后村民小組,映入眼簾的是干凈的道路,村民家中的雞鴨舍嚴整有序,通風透氣,往日路上雞鴨爭道、地面糞便無處下腳的臟亂面貌已然改變。“創建精品美麗鄉村,家禽整治既是痛點,也是難點。原先,家家戶戶都有家禽養殖史,改變老百姓的傳統思維是很難的事情。”村黨總支書記葉建興說,針對“老大難”問題,祝莊村堅持規劃優先,不搞大拆大建,陸續投入500多萬元,相繼實施民房墻面出新工程、蔣山浜河道護坡工程、千米健康步道工程等,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讓老百姓看得見村莊變化;同時還穩扎穩打“想辦法”,攻堅克難“抓整治”,廣大黨員干部走村入戶“話家常”,教育引導群眾做好房前屋后環境衛生保潔、規范圈養家禽、整潔有序堆放雜物等,合力打造綠色生態人居環境。
以產強村,以資興村,才能筑牢“發展美”根基。在創建精品美麗鄉村過程中,祝莊村黨總支與本地農業龍頭企業祝莊園藝公司黨支部開展“村企聯建”,引導企業以創建國內首家生態園藝農場為目標,盤活村級閑置土地,有機改良原有土壤,向村民推廣前沿栽培技術,努力通過做強“一村一品”,讓“農字號”企業成為農民增收“龍頭”。歷經10年的快速發展,祝莊園藝已建成智能聯棟溫室5.6萬平方米,年產130萬盆鮮花,優品率達到95%以上,細分品種和市場占有率均位居全國前列。下一步,祝莊村將按照“定一個好規劃,找一條好路子”的思路,依托資源優勢拓展特色農業產業,探索做強做活村集體經濟的多元化路徑,帶動群眾就業增收,促進村民共同富裕。(楊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