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前三季度寧波新設外資企業442家 同比增長28.1%

來源:寧波日報2021-10-28 09:04:34

日前,我國公布了前三季度經濟數據。作為世界經濟最重要的增長引擎,中國以經濟總量和引資規模的穩步提升,交出了自己的漂亮答卷。前三季度,全國實際使用外資規模再創歷史同期新高,預計全年吸收外資規模有望超過1600億美元。

“我們也自加壓力,全年的外資目標定在41億美元。如果完成,屆時在全國的占比將超過2.5%,實現歷史性的突破。”市商務局局長張延說。

按商務部最新核準數據,今年前三季度,我市新設外資企業442家,同比增長28.1%;實際利用外資28.9億美元,同比增長34.8%,增幅分別高于全國、全省9.6個百分點和13.8個百分點。

在全球經濟復蘇乏力的背景下,外資進得來、留得住,對任何城市來說,都是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議題。顯而易見,寧波開放的腳步正在被吸收外資的“加速度”詮釋。

服務業構筑“引力場”

一輪成交!

10月11日,連續多日的陰雨終于結束。上午10時整,在各界關注中,鄞州區一塊約51畝的“寶藏地塊”啟動競拍。僅僅幾分鐘后,開市客(寧波鄞州)貿易有限公司以1.4億元的成交價將其收入囊中。

這意味著,世界500強企業、全球第二大零售商開市客將在甬“落地”,預計2023年正式開業。屆時,寧波或將成為浙江首個、全國第4個開設開市客會員店的城市。

不同于以往“大制造”“大工業”等外資投放的固有領域,在這場開店“加速跑”中,服務業引資成為關鍵詞。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服務業實際利用外資18.8億美元,同比增長65.7%,占全市比重的64.9%,比去年同期增長12.1個百分點。其中,以信息技術服務、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研發與設計服務為主的高技術產業(服務業)是增長最快的領域,今年1月至9月,實際利用外資8.7億美元,同比增長444.3%,占服務業實際外資總量的46.4%,比去年同期提升32.3個百分點。

寧波工程學院管理工程研究所所長楊健指出,服務業擴大開放是我國新一輪高水平對外開放的重要組成部分。服務業作為引進外資的主體,既能更好滿足民眾對服務消費升級的需求,促進三大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又可以提升企業面對“兩個市場”、利用“兩種資源”的能力。

10月23日,在前灣新區,極氪未來工廠為“極氪001”車型舉行了盛大的交付儀式,這是寧波造車史上首批量產下線的純電智能轎跑,填補了我市在新能源整車這個核心領域的空白。短短4個月,首批車型實現下線交付,跑出了“寧波速度”。

回溯“極氪001”下線軌跡不難發現,服務業引資始終伴隨左右。今年6月25日,香港吉利控股集團與寧波市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確定吉利旗下極氪智能科技公司全球總部落戶寧波,總投資3億美元,從事智能化純電動汽車的創新研發,助力寧波打造萬億級汽車產業集群,這也成為寧波外資招引史上投資額最大的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項目。

“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融合,是順應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增強制造業核心競爭力、培育現代產業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重要途徑。”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從城市能級角度來看,當前,服務業利用外資向高技術產業拓展,促進制造業和服務業加速融合,正成為提升城市競爭力不可或缺的一股力量。

寧波,希望與世界共同做大發展“蛋糕”。

大外資里的“雙循環”

不僅如此,透過寧波的外資項目,甚至能一窺世界級大企業對“雙循環”的態度。

10月25日下午,寧波杭州灣新區,由世界500強企業美國通用電氣投資的通用凈水全球研發及制造總部項目正式開工,這也是美國通用電氣在寧波投資的第一個項目。

據介紹,該項目總投資1億美元,計劃分兩期實施,一期主要專注于生產商用與家用凈水產品,服務中國市場。二期將聚焦創新產品和技術研發,加速全球化布局。

一期立足中國國內大循環,二期發力國內國際雙循環。“兩步走”“雙循環”,通用的寧波“第一單”,規劃“門兒清”。

“落戶寧波后,通用凈水將不斷完善、發展和創新業務,為全球家庭與企業提供新時代的飲水與用水解決方案,打造世界級的智慧科技凈水企業。”開工儀式上,美國通用電氣負責人介紹。

看似被疫情阻隔的外資招引,換個角度看,是面向大海、與世界相連的。

今年,鎮海煉化的“老朋友”、全球排名第360位的世界500強企業荷蘭利安德巴賽爾再次落戶寧波,與鎮海煉化合資成立寧波利安德巴賽爾新材料有限公司,總投資6.9億美元,合同外資1.04億美元,將在鎮海建設一套全新的環氧丙烷(PO)和苯乙烯(SM)生產裝置。

這是雙方繼2007年首次合作后,時隔14年的再度牽手。

長風萬里燕歸來。在寧波,類似的大企業嵌入拳頭產業、促進產業集聚升級的例子早已不勝枚舉。高質量外資爭相落戶,也

進一步推動了產城的融合互動。市商務局統計顯示,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引進69家境外世界500強企業,這些企業在寧波投資興辦了152個項目(分支機構),投資總額229.1億美元。

與此同時,在全球跨境投資承壓的大背景下,外商對我市企業的并購熱情不減反增。市商務局統計顯示,今年,我市新設外資并購項目26個,投資總額7.5億美元,合同外資5.9億美元,項目數和合同外資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2.2倍和3.1倍。

“縱觀今年寧波的這些外資并購項目,主要集中在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醫療設備及機械制造、技術玻璃制品制造等行業。”市商務局外資處處長蔡驪軍指出,外資并購投資增長迅速,一方面是因為上述行業中,日益成熟的寧波企業對外資吸引力增強,以及寧波的開放土壤,但更深層次的原因,必然是看好潛力巨大的中國消費市場。

今年,截至目前并購額最大的項目為英國資本并購寧波健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購交易額1.6億美元。作為一家醫療器械公司,健世科技致力于開發用于治療結構性心臟病的創新產品,今年完成第一輪融資,由全球生物醫藥“獨角獸”高瓴資本注資,助力健世科技將更多心血管介入領域的原創產品在國內和全球上市,實現商業化,滿足心血管介入領域的巨大需求。

合則兩利。世界挖掘中國機遇,“雙循環”無疑是最大公約數。

城市“代言人”大擴容

“下個月,大西洋鮭魚卵就能在象山高塘島開始孵化。”挪威商人歐佛·羅德蘭興奮地說,“預計到2023年的這個時候,我們將迎來大西洋鮭魚在寧波的首次收獲!”

在寧波生活了22年,茶花獎得主、寧波榮譽市民歐佛·羅德蘭常常笑稱自己不僅是“中國通”,更是一名“老寧波”。

今年,在他的主導下,由丹麥諾帝克水產出資、挪威水產設備供應商AKVA集團提供循環水養殖系統的北歐(中國)鮭魚RAS陸基養殖項目在象山落地,總投資約8000萬歐元,目前一期項目已投入建設。

“其實,在陸地養殖鮭魚,技術復雜且投資巨大,從有這個想法到付諸實現,我花了6年多的時間。”歐佛·羅德蘭坦言,之所以最終選擇落戶寧波,一方面是因為找到了愿意向寧波轉讓技術的合作伙伴,另一方面,寧波的投資環境也是重要砝碼。“這么多年,我作為一個‘老寧波’,一直親身體驗著寧波的開放發展,還曾親手創辦了寧波北歐工業園。如今,在寧波市外事辦、市投資促進中心還有象山縣招商局等部門的大力支持下,我們有信心應對疫情挑戰,確保項目的如期投產。”歐佛·羅德蘭說。

從寧波角度看,這是發展海洋生物產業的標志性項目,對促進傳統漁業養殖的轉型提升、打造現代化的養殖示范基地、進一步推動國家級漁港經濟區建設具有積極意義。

今年6月16日下午,在歐佛·羅德蘭的陪同下,挪威駐滬總領事麗莎帶隊來象山縣調研考察。象山縣相關負責人趁機打起了城市“廣告”:“象山海洋資源極其豐富,與挪威海上風電、漁業養殖等產業高度契合,雙方合作極具互補性,希望領事館能夠向挪威企業多推介象山。”

互利共贏,人所樂見。做好寧波的城市“代言人”,為企業解難紓困,也絕不僅是個別“中國通”或者專職招商人員的“專利”。

“最明顯的感受是,全市招商氛圍越來越濃了,今年大項目數量和到資金額顯著增長。”市商務局局長張延說,在市級部門的服務和支持下,通過聯席會議、專班協調等方式,全市初步形成了市區聯動大招商工作機制,推進了項目落地轉化。

今年前三季度,我市實際到資2000萬美元以上外資大項目34個,比去年同期增加9個,合計到資金額22.6億美元,同比增長71.2%,占全市比重的78.2%,較去年同期提升16.8個百分點。新設投資總額超億美元大項目17個,比去年同期增加8個,合同外資22.1億美元,同比增長94.9%。

在這樣的聯動機制下,我市各地交出了漂亮答卷:象山縣、余姚市等12家單位實際利用外資實現正增長。其中,北侖區、鄞州區和寧波杭州灣經濟技術開發區等3家單位實際利用外資14.5億美元,占全市總數的50.2%,拉動全市實際外資增長24.9%。

我們有理由相信,隨著開放大門越開越大、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再加上產業基礎、市場優勢,寧波將長期成為外商投資的熱土。

慢慢走,好戲都在煙火里。(單玉紫楓)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