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上海這座城市遇上數字經濟創新創業,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上海市經信委主任吳金城15日說,數字化轉型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在15日于上海舉行的“第二屆上海創新創業青年50人論壇”上,吳金城介紹了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工作,并分享了在城市數字化轉型過程中企業的機遇和作為。
2021年首個工作日,上海發布《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明確了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建設的遠景目標,提出要從“城市是生命體、有機體”的全局出發,統籌推進城市經濟、生活、治理全面數字化轉型。
與之相對的是2020年,上海在線新經濟蓬勃發展,拼多多、盒馬鮮生等代表企業營收增長超過70%,數字化轉型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優勢。
在上海,數字化轉型是“一把手工程”,數字化轉型兩類模式都很重要,一類是大系統、大平臺,一網通辦、一網統管,另一類是小切口、大應用。
創新是時代發展的永恒主題,新技術、新產業賦予創新力量,數字化轉型也會帶來創新創業的新機遇。數字化轉型是為誰服務的?吳金城說,城市是主場、企業是主體、人民是主人。具體來說:
城市是主場:場景豐富、數據海量。未來80%-90%的人都會生活在城市,因此城市是最大的場景。
企業是主體:需求側活力旺盛。在“3+6”重點產業,包括在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方面,上海緊緊依托企業,包括在座的創新創業企業,才是數字化轉型的主體,是數字化轉型最活躍的力量。
市民是主人:數字化轉型是為人民轉的,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數字化轉型也是為人民,關鍵是看老百姓的體驗。
“數字化轉型企業是主體,人才是寶貝。”吳金城強調。針對數字化轉型最核心的人才需求,他表示,上海有全國50%的5G人才、33.7%的AI人才、25%的創新藥人才、25%的智能車人才,當前上海在線新經濟總從業人員約七十萬人,“十四五”的目標是實現互聯網人才倍增。
據吳金城介紹,過去一年,上海市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數字化轉型成為引領經濟發展的新優勢。2020年,上海新設企業41.79萬戶,日均新設企業1665戶,同比增長12.8%;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2%以上;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值增長6.2%。
《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明確,到2025年,上海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取得顯著成效,國際數字之都建設形成基本框架。數字化基礎設施國際一流,數字經濟全國領先,數字貿易國際樞紐港功能完善,建成世界級數字產業集群,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金融科技中心和數字經濟創新高地。
“數字化轉型機遇無限,未來可期,我們要抓住機遇,深度參與,希望在座企業家可以貢獻更大的智慧和力量。”吳金城說。
(記者 許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