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資訊 > 正文

夏糧收購準備已基本就緒 小麥保供穩市的物質基礎堅實

來源:光明日報2021-05-13 10:59:35

5月下旬新麥即將上市,當前處于接新前的小麥市場敏感期,社會關注度高,各方面對新麥產量和新麥價格高度關注。在5月11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舉行的新聞通氣會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儲備司司長秦玉云、國家糧油信息中心首席分析師王曉輝、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執法督查局局長鐘海濤對當前糧食市場運行態勢和夏糧收購新形勢進行了解析。

夏糧收購準備已基本就緒

夏糧占全年糧食產量的四分之一,作為全年糧食收購的第一戰,抓好夏糧收購十分重要。

秦玉云介紹,從調研調度了解的情況看,今年夏糧生產基礎較好,如果后期不發生大的自然災害,夏糧產量將保持在較高水平。

近日,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專門召開全國夏季糧油收購工作視頻會議,對夏糧收購工作進行了再動員再部署。各地各有關企業緊緊圍繞“有人收糧、有錢收糧、有倉收糧、有車運糧”,完善工作機制,細化工作方案,認真做好收購各項準備。山東、江蘇、河南等主產省健全完善糧食收購貸款信用保證基金,積極協調金融機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安徽、湖北、四川等主產省加快騰倉并庫,由往年的“糧等倉”轉為“倉等糧”。

“目前,今年各項準備工作已基本就緒,倉容、資金等能滿足夏糧收購需要。再過半個月左右,夏糧收購即將從南往北陸續展開,各地還將按照視頻會議部署要求,對本地收購工作作出進一步細化安排。”秦玉云說。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初步預計,小麥、早秈稻、油菜籽三個品種的旺季收購總量在6000~7000萬噸,與常年相比穩中略增。今年國家繼續在主產區實行小麥和稻谷最低收購價政策,由于行情較好,多元主體入市收購的積極性較高,預計夏糧市場化購銷將較為活躍,啟動托市收購的可能性不大。特別是優質小麥銷路好、需求旺,優糧優價特征將更加明顯,有助于農民增收。

小麥保供穩市的物質基礎堅實

王曉輝指出,總體看,目前小麥市場供應充足、價格弱勢運行;新麥有望豐收,開秤價可能高于上年。

他分析說,今年冬小麥播種面積同比增加300萬畝左右,結束了連續4年下降的局面;主產區一、二類苗比例大多超過90%,比上年同期提高5~10個百分點,豐收已有較好基礎。新麥收獲前只要不出現連續陰雨天氣,不發生大范圍赤霉病,今年小麥將再獲豐收,面積、單產和產量有望實現“三增”。

“小麥是我國兩大口糧品種之一,庫存充實、儲備充足、供給充裕,可滿足市場一年以上消費需求,保供穩市具有堅實的物質基礎。”王曉輝說,對于今年的新麥市場,可能會呈現“產量增、價格漲、購銷旺”特點,市場化收購比例將會進一步提高。我們將積極發揮新型糧食市場監測預警體系作用,加強對小麥市場價格的監測和趨勢預判。同時,也希望各市場主體理性購糧,售糧主體適時出售手中糧食,共同維護小麥市場平穩運行。

對違法違規行為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為了確保全國夏糧收購平穩有序,鐘海濤表示,將堅持夏糧收購市場全過程監管、全覆蓋督導,并嚴肅查處糧食收購違法違規行為。

鐘海濤介紹,將以不出現區域性、階段性“賣糧難”及“打白條”等問題為底線,組織各地糧食和儲備部門執法人員深入收購一線,開展日常巡查和執法檢查,加強對定點、收購、質量驗收等環節全過程監管,協調解決收購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把各類問題化解在基層和收儲現場。

加大督導檢查力度,對各類參與收購的企業督導檢查實現全覆蓋,消除監管盲區,切實維護農民利益。落實“放管服”改革精神,堅決貫徹《糧食流通管理條例》取消糧食收購資格許可相關規定,嚴禁變相審批,不得“明放暗不放”,不得以任何理由、任何形式變相搞收購許可,不得以備案之名行審批之實,維護夏糧收購正常秩序。組織各地開展拖欠農民售糧款專項整治,嚴格約束收糧企業切實做到“一手糧、一手錢、現款結算”,防止發生以高息騙用、拖欠農民售糧款等行為;積極配合市場監管等部門嚴厲打擊囤積居奇、哄抬價格、惡意炒作等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

鐘海濤表示,將加大對收購期間違法違規行為案件查處力度,對不嚴格執行國家糧食質量標準、壓級壓價、短斤缺兩、違規收費、“打白條”或不及時支付售糧款等違反條例規定、損害國家利益、坑害種糧農民利益的行為一律嚴肅查處,并公開曝光;對工作落實不力、失職瀆職、造成不良社會影響的單位和個人嚴懲不貸、嚴肅問責;對涉嫌違紀違法的,及時移送紀檢監察機關或司法機關處理,始終保持高壓態勢,持續釋放“大國糧倉”強監管信號,確保國家政策落實到位,切實保護種糧農民和消費者合法權益,更好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12325監管熱線,隨時接聽受理群眾舉報投訴,對違法違規行為,一查到底,絕不姑息。

(記者 李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