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資本入局、并購重組、漲價、高端化、牛股……”成為了2020白酒市場繞不開的關鍵詞。尤其在二級市場白酒板塊更是風光無限,1月5日,白酒股繼續強勢上漲,茅臺突破2000元大關,市值站上2.59萬億高地,超過了工商銀行與中國石油的市值總和。與此同時,當日30只白酒概念股,23只飄紅。
隨著近期白酒股持續上漲,也接連引發監管層關注。1月4日晚間,深交所分別向酒鬼酒和五糧液下發了監管函和關注函,這兩家公司均涉嫌通過非法定信息披露渠道自行對外發布涉及公司經營的重要信息。而貴州茅臺、山西汾酒此前因信息披露違規在節前也收到監管函。
二級市場股價狂飆,終端市場白酒價格亦是“漲聲”雷動。1月5日,《財經》新媒體記者走訪朝陽區線下商超、煙酒門店發現,部分門店飛天茅臺終端價已突破3000元每瓶,1499元的平價茅臺線下渠道基本無貨。盡管近期酒企紛紛提價,但部分品牌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
多名白酒行業專家對記者表示,資本熱捧下,A股市場呈現出“沾酒即漲”的現象,部分白酒概念股及酒企股價暴漲根本不具備良好的業績做支撐,白酒板塊存在過度炒作的成分。未來隨著經濟回暖,白酒銷售旺季結束,資金流入其它版塊,中小酒企股價泡沫將最先被戳破。
白酒概念股擴容
截至2020年12月31日收盤,白酒板塊全年漲幅達114.06%,19只白酒股全部飄紅。其中酒鬼酒、皇臺酒業、山西汾酒2020年漲幅超300%。而茅臺更是在新年伊始突破2000元大關,市值站上2.59萬億高地,無疑白酒成為了資本市場的狂歡主陣地。
隨著白酒股在二級市場的不斷走強,白酒概念股也不斷擴容。《財經》新媒體記者統計發現,2020年初,除皇臺酒業未能復牌外,一共有18家白酒企業活躍在資本市場。但截至2020年末,A股中的白酒概念股已達30只。
從新增的白酒概念股來看,既包括收購了金徽酒、舍得酒業的復星系豫園股份,也包括進軍醬酒市場的黃酒”龍頭”古越龍山。此外,還有跨界收購紅星股份的大豪科技、生產清香白酒的老字號藥企廣譽遠。而凱樂科技、中糧科技、蘇鹽井神、廣東明珠、巨力索具、盤江股份、大湖股份等企業更是跨界入局白酒。
記者發現,“沾酒即漲”成為了2020年白酒股市的一道風景線。以大豪科技為例,自宣布將紅星二鍋頭等資產裝入公司的消息后,股價一路高歌猛進,節前還創下漲停12連板,節后首個交易日又再度漲停,較此消息公布前漲幅超過275%。
連續5個漲停的“蟲草第一股”青海春天亦是如此,但該公司酒水板塊業務營業收入僅為1447.02萬元,相關業務規模較小,還處于虧損狀態。1月4日,青海春天緊急發布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提醒投資者注意公司的經營風險。除此之外,廣東明珠、巨力索具等白酒概念股的股價也隨著白酒板塊拉升。
“白酒股在資本熱捧下,A股市場基本呈現出‘沾酒即醉’的效應。”一位不具名的證券分析師對記者表示,,很大程度是靠茅臺、五糧液等頭部企業的帶動效應。春節旺季將至,白酒板塊景氣度維持高位,一旦白酒熱度下調,沒有業績支撐的相關概念股最先下跌。
白酒營銷專家蔡學飛對記者表示,白酒資本市場活躍的主要原因是整個酒類消費升級趨勢明顯,在國內外整體投資環境風險增加的情況下,酒類板塊具有民生剛需類屬性,安全性較高,成為很多資金的避險的通道,加之醬酒與老酒等白酒品類金融屬性增強,進一步帶動了資本市場追捧,當然也不排除因為酒類板塊整體較小,部分投機資金的炒作行為。
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記者表示,茅臺五糧液目前的估值已經接近熱門的科技芯片股,而從收益率和成長性上,茅臺五糧液與科技芯片股相比仍有差距。2020年白酒股整體漲幅較大,業績漲幅和股價漲幅相比已經有落差,未來白酒板塊可能會進入估值回調的周期。
終端市場漲聲一片 價格倒掛現象普遍
白酒企業不僅在二級市場一片欣欣向榮,終端市場再次出現 “漲價潮”。1月4日,瀘州老窖再次發布提價通知成為了首家節后漲價的酒企,旗下52度、38度國窖1573經典裝團購價建議分別提至1050元/瓶、750元/瓶,52度國窖1573經典裝較北京市場團購價高百元之多。
實際上,2020年12月以來,古井貢酒、劍南春、水井坊等酒企分別對旗下產品提價。與此同時,漲價風也刮到了醬酒品類。茅臺系列酒幾乎全線普漲,國臺酒、金沙回沙酒、釣魚臺等醬香酒企亦紛紛提價。
《財經》新媒體記者走訪多家線下煙酒店發現,并不是每一家酒企都能有漲而不亂的底氣,部分白酒產品在提價后,零售價和實際售價倒掛的情況也比較普遍。
以郎酒旗下高端產品青花郎為例,官方建議零售價為1499元/瓶,但實際成交價在1000-1200元左右。52度國窖1573經典裝的建議零售價為1399元/瓶,記者探訪多家煙酒店和超市中售賣的52度國窖1573經典裝價格普遍在950元到1050元之間。另外汾酒、五糧液等酒企旗下相關產品均出現價格倒掛的現象。
事實上,白酒節前漲價已經成為酒企慣用的伎倆,大多數酒企漲價是督促經銷商打款、提升品牌形象、提振市場信心,但部分中小酒企盲目跟風提價,亦存在一定風險。
北京豐臺區某經銷商向記者透露,高端品牌酒企對產品進行提價,對銷量影響不大。主要是二三線品牌的競爭,有些酒企為了防止價格下滑較大,提前漲價是為了保住價格。當到達銷量旺季后,某些經銷商會通過舉辦促銷活動,再將價格拉回漲價前的水平,甚至進一步降價,來促進銷量,沖高業績。
蔡學飛認為,由于茅臺持續高價運行,許多酒企提價純粹是跟隨式漲價,并且借機拉高品牌價值,實際銷售意義一般,更多的是品牌造勢與價格帶占位。但區域性中小酒企盲目提價,導致價格倒掛,只會進一步抑制部分消費需求,將其分流到頭部企業。
多家酒企被“點名”股價泡沫何時破?
隨著白酒股的強勢上漲,監管層對相關酒企連連發函。繼貴州茅臺和山西汾酒之后,1月4日晚間,深交所分別向酒鬼酒和五糧液下發了監管函和關注函,均與公開披露的業績相關信息有關。
具體來看,2020年12月26日,財務總監程軍在經銷商大會上放出“酒鬼酒銷售目標是突破30億,跨越50億,爭取邁向100億”的消息。當日,酒鬼酒股價漲停,此后股價持續上漲。深交所認為酒鬼酒通過非法定信息披露渠道自行對外發布涉及公司經營的重要信息。
五糧液領到的關注函是因為在2020年12月18日公布了,持有公司20.40%股份的四川省宜賓五糧液集團有限公司2020年1月至11月收入突破1100億元、收入與利潤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的消息。深交所要求公司說明五糧液集團的經營業績與公司經營業績的關聯程度,并在此基礎上說明上述會議所透露信息是否屬于對公司股票交易價格有重大影響的信息。
沈萌認為,發函本身并非針對白酒股業績真偽,監管層或有隔山打牛之意。白酒股業績增幅與股價增幅已有落差,監管部門或意在間接提示白酒股炒作風險。
事實上,一些區域性中小酒企根本沒有良好的業績做支撐。股價上漲最為“瘋狂”的當屬青青稞酒,11月至今,青青稞酒漲幅超過100%,但業績不禁讓人唏噓,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6431.26萬元,同比下降333.60%。金種子酒亦是如此,2020年前三季度凈利潤虧損達1.05億元,但股價截至2020年收官暴漲超200%。
蔡學飛表示,股價要回歸企業價值,但是目前在市場非理性的情緒下,中國酒企股價已經背離了企業基本經營面,對于許多中小型區域酒企來說,由于沒有業績支撐,過高的股價可能存在泡沫風險,未來隨著A股其他版塊回暖,資金流入其他版塊,中小酒企股價泡沫將最先被戳破。
中金公司也曾發布研報認為,目前部分小酒企炒作已經脫離基本面或對業績增長有較大透支,資金推動上漲,需警惕短期情緒回落后帶來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