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上關于臨期食品的話題閱讀量突破1億;在B站搜索臨期食品,相關視頻播放量最高達百萬以上;豆瓣上“我愛臨期食品”小組創建一年多以來已聚集了9萬多人;小紅書上關于臨期商品的相關筆記有2500+篇……除了大爺大媽組團搶菜、親戚朋友拉幫拼單,大家對臨期商品的喜愛也越發毫不遮掩。
當下,除了各大超市一角設置的臨期商品促銷專區之外,臨期食品專門店的生意也愈發火熱,受到各個年齡段人群的追捧,它們到底有多便宜?真的值得買嗎?記者進行了探訪。
體驗:
0.9元買到進口巧克力,輕松實現“零食自由”
以一年保質期的商品為例,國產商品過了生產日期后的4個月、進口商品過了6個月,往往就不能進入常見渠道售賣,這就催生了很多滯銷品需要處理的局面,臨期商品超市也順勢而生。“以前都是在網上買,后來朋友跟我推薦了這家店,我就改線下購買了。”張小姐告訴記者,線下實體店的優勢就是可以清楚的看到產品的生產日期,而在網上,很多店家并不會清晰的把這些信息展示出來,只能通過客服了解大致的過期時間,不太放心。
12日下午,記者來到南京油坊橋附近的一家臨期商品超市,近200平的店面,十幾排貨架整齊排列,零食、飲料、日化用品等等一應俱全。進口巧克力0.9元、精釀啤酒3元......“我很喜歡的凍顏密碼椰汁飲料這里4.2元一瓶,在盒馬得賣15.8元。”王小姐和她的男朋友邊選購著商品邊說:“在這里可以實現輕松實現零食自由,每次進來首先就要拿個小推車,就算買了很多進口零食,裝滿小推車也才差不多100多塊錢。”
“雖然說是臨期商品,但我們店里大部分保質期都還有三個月以上的時間,保質期只剩半個月的時候,就會把產品下架。”該店店員告訴記者,除了價格便宜,商品的種類也會不定期的更新。據店員介紹,該店的顧客主要是附近的居民,從年輕人到中老年人都有。“也有淡旺季之分,一般只要小孩子放假,來店消費的人就會明顯增多,家長會買很多零食給孩子。”可見,臨期食品也并非當下“摳門”年輕人的專屬,憑借其價格優勢,臨期食品已成為了各個年齡層消費的新寵。
建議:
不要盲目輕信標價,貨比三家才不吃虧
這種臨期商品店有一個特點,就是會把原價和現價都標注在商品下方,讓消費者有一個清晰的對比,但是記者通過對比發現,所謂的原價也大有文章。在另一家位于河西的臨期商品店內,一款潔膚皂標注的原價為60元,現價14元,只要三折不到,而在天貓官方旗艦店,這款商品正常以52元的價格售賣,年關將近,現在網上官方店鋪活動價格只要33元,且日期新鮮。
此外,如果對零食的品牌沒有太多講究,那這里的零食商品也并不是都物美價廉。比如該店在售的幾款螺螄粉,售價大多在6-9元之間,但在線上卻可以買到均價6元一袋并且日期新鮮的,還有一些小蛋糕,大多3-5元一個,和一般商店的價格并無太大差異。“遇到這種情況我就會看一下它們的生產日期,如果還有一半的保質期,那它只要賣的不比外面貴我就會買。”市民姜先生說。在此,也要提醒廣大消費者,對于臨期商品,雖然價格誘人,但最好不要有囤貨的習慣,并且注意商品保質期限,即食即用。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許倩倩
校對 蘇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