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虛擬人”入侵各行各業,商業化潛力初顯,會搶我們的“飯碗”嗎?

來源:揚子晚報2022-01-09 20:35:59

最近,虛擬人刷屏了!比如演唱會上和周深合唱的“鄧麗君”、登上某綜藝節目的“愛加”、出演短劇兩個月內吸粉800多萬的“柳夜熙”等,各行各業都在推出虛擬人。未來,虛擬人的應用場景、商業化潛力有哪些?在職場上,它會跟人類“搶飯碗”嗎?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徐兢

來源:視覺中國

虛擬“鄧麗君”驚艷跨年演唱會

當前,虛擬人風頭正勁,借助江蘇衛視、東方衛視、嗶哩嗶哩等不約而同地將虛擬人元素融入跨年晚會的契機,該概念在資本市場掀起新一輪浪潮。

2021年12月31日晚,在江蘇衛視跨年演唱會上,通過虛擬技術,歌手周深與“鄧麗君”同臺合唱了《小城故事》,“鄧麗君”的逼真程度令人驚嘆。據了解,鄧麗君“復活”是整合了全球領先的面部捕捉、動作捕捉及頂級特效技術,采用了融合機器學習加持下的高階渲染系統“Mystique Live”,該技術曾應用于電影《復仇者聯盟》系列中。

而虛擬人“鄧麗君”背后技術提供方數字王國(0547.HK)1月3日大漲25%。在深交所互動易平臺,近一周虛擬人相關問題被提及141次,占近一年互動量的24.6%。

此前,在抖音等社交平臺上有一位“虛擬人”一夜爆紅。“一個會捉妖的虛擬美妝達人”柳夜熙上線不到一個月,僅憑兩條視頻圈粉超500萬,妝容“出圈”引發真人美妝博主爭相秀仿妝。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注意到,截至目前,柳葉熙共上線了6條視頻作品,粉絲超過832萬,網友評論稱“拍出了電影的質感”,且劇情有連貫性,大大增加了粉絲的粘性。網友問的最多的便是:“柳夜熙是真人嗎?”

來源:視覺中國

虛擬人分偶像型和實用型

2021年以來,虛擬人關注度顯著提升,商業化潛力初顯。相關上市公司也開啟“造人運動”。

芒果超媒推出了虛擬主持人“YAOYAO”,藍色光標發布首個數字虛擬人“蘇小妹”,浙文互聯合資公司推出國風虛擬IP“君若錦”。

從功能區分,虛擬人主要分為偶像型和實用型,前者核心在于其背后IP的價值和衍生能力,而后者核心在于技術能力。

品牌代言成為偶像型虛擬人最重要的商業變現手段。以AYAYI為例,僅面世半年就已經與嬌蘭、天貓、安慕希、保時捷等知名品牌合作。

直播及網紅也成為虛擬IP的重點發展市場,代表IP包括美國主播CodeMiko、中國抖音網紅阿喜、B站虛擬up主鹿鳴、日本虛擬模特Imma等。網友評論稱,“大概最大的優勢是人設穩定吧!”

來源:Wind

虛擬人產業進入加速期

網友提問道:這么多虛擬偶像出現,靠啥變現?粉絲會買單嗎?據了解,虛擬偶像變現的方式主要包含平臺會員費、直播打賞、品牌代言,以及舞臺出場費等。

這些不吃不喝、不會“翻車”的虛擬偶像,成本也不低。雖然現在虛擬數字人市場規模已超2000億元,預計2030年將達到2700億元,但擁有832萬粉絲的柳夜熙,都還沒盈利,還處于燒錢造勢吸粉的階段。

業內人士表示,虛擬偶像其實和真人明星的模式差不多,需要“人設”打造和運營,參加相應活動提高曝光度,目前接觸到的廣告主對于虛擬人多數以試水心態。

長江證券研報認為,虛擬人為現實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提供了具備更強視覺效果、更佳沉浸體驗以及更有情感溫度的交互方式,是實現元宇宙的必要元素之一,產業正開始進入加速期。

虛擬人可以全年無休,在職場上會不會對真人造成“威脅”?資訊公司量子位發布的《虛擬數字人深度產業報告》顯示,目前市場正處于前期培育階段,虛擬主播和虛擬偶像是目前的市場熱點。報告認為,“人”是虛擬數字人的核心因素,高度擬人化為用戶帶來的親切感、關懷感與沉浸感是多數消費者的核心使用動力。能否提供足夠自然逼真的相處體驗,將成為虛擬數字人在各個場景中取代真人,完成語音交互方式升級的重要標準。

校對 李海慧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