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浙江省數字化改革助力藥農“好藥材賣出好價格”

來源:揚子晚報2021-12-27 19:55:29

磐安藥農采收中藥材貝母。 朱起忠 攝

中新網金華12月27日電 (張斌 馮俊江)今年來,在浙江省數字化改革背景下,金華市磐安縣通過建設“浙中藥”場景應用,逐步探索實現浙產道地藥材優質優價體系構建。

2021浙江省中藥材博覽會。 黃澤振 攝

磐安是中國國內中藥材主產區之一,境內共有野生藥用植物1219種,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被稱為“中國藥材之鄉”。中藥材也是磐安最大的富民產業。對當地6.8萬名中藥材從業人員來說,“好藥材賣出好價格”是他們最大的期盼。

可前些年,這一產業卻遇到一次危機。一些購銷戶反映:當地主產藥材不合格率過高,甚至被要求退貨。當地行業主管部門抽檢600多批次中藥材后,鎖定了質量問題發生的關鍵所在——種植環節的藥肥管理和加工環節的溫度控制存在不足。

磐安的中藥材產業數字化工作正是從這里切入。數字化改革以來,磐安中藥、市場監管、農業農村等10多個部門組成工作專班。專班成員走遍縣域規模以上基地和全部共享加工點,拜訪400多名浙八味藥材市場商戶,收集到不少意見。

浙中藥應用場景駕駛艙。 王盼 攝

經過梳理,涉及中藥種植、加工、流通全鏈條和金融保險、科技創新、協同管理等方面17項痛點被一一列出。磐安縣中藥產業發展促進中心負責人厲金榮表示,今年,數字化改革“東風”給當地創造了系統性解決問題的機會。

通過生態種植、共享加工,從源頭管控中藥材品質,磐安不斷保障優質道地藥材穩定供應,并著力推動中藥種植、中藥加工和倉儲、中藥流通環節三大改革。

“改革的目標,是讓‘生產好藥’這個‘關鍵小事’不再成為老百姓的‘揪心事’。”厲金榮說,當地以質量追溯為串聯應用,將原本零散的中藥材種植、加工、流通、金融和科技五大環節貫通起來,實現中藥材全流程監管智治,實現好藥材賣出好價格——這借助了數字化改革“浙中藥”場景應用得以實現。

該應用上線以來,不僅在磐安試點服務,還輻射周邊的東陽、仙居等道地藥材產區,覆蓋規模以上中藥材種植基地82個,同比降低使用農藥80%、肥料62%,藥材有效成分含量同比提升15.6%,建成共享車間15家。據不完全統計,經磐安共享車間加工的中藥材成本比藥農自行加工降低35%,每公斤浙貝母在這個環節還能再增收一元。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