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全球動力電池龍頭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300750,下稱寧德時代)下跌7.28%,報576.8元,成交額為143.21億元,總市值為1.34萬億元,市值蒸發1055億元。
國內11月動力電池企業排行榜數據顯示,寧德時代以11.45GWh的裝機量,繼續排名國內企業第一,市場占比55%。
龍頭股大跌的影響致使鋰電池概念股整體受挫,比亞迪跌3.82%,億緯鋰能跌5.81%,贛鋒鋰業跌5.41%,帶動電池ETF(159755)跌5.21%,碳中和龍頭ETF(512580)跌3.21%。
今年以來,新能源板塊漲幅驚人,寧德時代今年累計漲幅43%,接近翻倍,兩年內累計漲幅已翻五倍。
自12月3日股價創下692元歷史新高后,寧德時代持續走低,月內已出現4次大跌,累計下跌約15%。從近期大宗交易平臺的動向看,12月以來寧德時代共發生10次大宗交易,其中最低的成交價格僅為488.2元。
12月24日,北向資金凈買入金額前五的個股是:寧德時代、東方財富、均勝電子、東山精密、節能風電。寧德時代已連續第二日位居凈買第一,當日增持市值4.75億元,最新持股量為1.97億股,環比增加0.39%。
12月23日,36氪發表文章《寧德時代:萬億電池帝國的裂縫》引起輿論嘩然。文章稱,今年年中,寧德時代的創始人曾毓群和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在寧德時代總部大樓發生爭執。矛盾聚焦于小鵬汽車決定削減寧德時代的供貨份額,引入新的主力電池供應商中航鋰電。
今年年初開始,中航鋰電的月裝機量快速攀升,目前躍居前5名,市場份額接近 7%,成為寧德時代目前最大的競爭對手之一。
同時,該文章還爆料,在與小鵬汽車合作之前,中航鋰電已經取代寧德時代,成為廣汽新能源車的第一供應商。有廣汽人士直言,“2020 年 5 月開始,廣汽新能源的新車型上再沒用過一顆寧德時代電池。”
有市場分析人士稱,像文章里提到的內容并非當前發生,這樣一份討論曾經發生過的事的文章,對二級市場短線情緒或有一定影響,但真正的原因,恐怕還是和新能源當前估值水平過高有關。
華福證券則指出,新能源汽車賽道景氣度延續,新能源汽車的龐大需求使得鋰電池板將整體受益,電池需求確定性高,電池企業明年盈利改善預期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