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經緯12月9日電 9日,據中國外匯交易中心消息,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升179個基點,報6.3498。本周以來,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已連續兩日上調,累計調升240個基點,創2018年5月15日以來新高。
昨日(8日),在岸、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匯率日內大漲,雙雙升破6.35關口,均創下2018年5月以來新高。
8日,在岸人民幣兌美元北京時間23:30收報6.3438元,較周二(7日)夜盤收盤漲220個基點,成交量372.90億美元。9日,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北京時間05:59報6.3459元,較周二紐約尾盤漲181個基點,盤中整體交投于6.3666-6.3305元區間。
截至發稿,在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漲72個基點,報6.3463元;離岸人民幣兌美元日內漲7個基點,報6.3450。
6日,央行宣布將于12月15日進行全面降準。7日,央行又下調了支農、支小再貸款利率0.25個百分點。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表示,降準意味著國內貨幣政策邊際寬松,雖然本身對人民幣匯價有一定利空作用,但是本次降準在定向支持小微企業的同時,也在一定程度上釋放了穩增長信號,令市場對明年中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的信心增強,一定程度上帶動人民幣匯率走強。
王青指出,近期人民幣在美元升值的背景下逆勢走強的主要原因之一,是近期我國出口連續超預期。首先,出口企業賣出美元、買入人民幣的結匯需求增加,會推升人民幣匯價;其次,出口高增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市場對人民幣匯率的樂觀預期。
海關總署7日公布數據,今年前11個月,我國進出口總值35.39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比2019年同期增長24%。其中,出口19.58萬億元,同比增長21.8%,比2019年同期增長25.8%;進口15.81萬億元,同比增長22.2%,比2019年同期增長21.8%;貿易順差3.77萬億元,同比增加20.1%。
此前,國家外匯局副局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當前,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世界經濟復蘇存在不確定性,部分發達經濟體逐步退出量化寬松貨幣政策,外部環境更趨復雜嚴峻。但我國經濟保持穩定恢復態勢,發展韌性持續顯現,國際收支延續基本平衡格局,將繼續為外匯市場平穩運行提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