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佛山12月8日電 (記者 程景偉)2021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8日在廣東佛山市南海區西樵山文化中心開幕。
該大會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能源局指導,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聯合主辦,廣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佛山市人民政府、佛山市南海區人民政府全面支持。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Beate Trankmann)在視頻致辭時提出,借助《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和中國提出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目標的關鍵時機,應推動清潔氫氣充分發揮其在脫碳發展方面的潛力,積極擴大應用場景,促進可再生能源制氫經濟性的大幅度提升;同時加速關鍵氫能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并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建立全球低碳氫標準并探索開展國際氫能貿易。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是首批國家高端智庫建設試點單位,也是最早深入研究氫能產業政策的智庫機構之一。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常務副理事長、執行局主任張曉強在大會上進行視頻致辭。他提出,“雙碳”給中國氫能產業的發展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并存,氫能產業的發展要堅持統籌規劃、科學有序推進,要抓住體制機制改革與科技創新這兩大關鍵要素,也要重視開展國際合作。
他認為,隨著氫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在未來碳中和的過程中,氫能在儲能、工業清潔原料、建筑供熱等廣泛領域將承擔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大會現場舉行了全球環境基金/聯合國開發計劃署/科學技術部“促進中國燃料電池汽車商業化發展”項目成果發布。項目于2016-2021年間,在北京、上海、鄭州、佛山、鹽城、張家口、常熟等地開展了多種車型、多種氣候環境、多種商業化運行模式的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其中佛山是首個啟動該項目的城市。據介紹,項目組織燃料電池汽車示范運行超3000輛,開展了十余項共性課題研究。
此外,現場進行了UNDP—粵港澳大灣區氫能經濟職業技術學院項目示范基地授牌儀式暨首屆氫能技術專業新生開學典禮。項目建設期為2021-2025年,計劃在廣東環境保護工程職業學院開設6-8個專業,屆時在校生規模將達到3000人。
大會現場進行了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啟動儀式。廣東省副省長孫志洋和廣東城市群各城市代表在大會上參加啟動儀式。
據了解,2021年8月13日,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正式批復廣東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城市群為首批示范城市群之一。根據產業發展實際,廣東城市群由佛山市牽頭,聯合廣州市、深圳市、珠海市、東莞市、中山市、陽江市、云浮市、福州市、淄博市、包頭市和六安市等城市組建。
大會現場發布了2023世界氫能技術大會總體方案。世界氫能技術大會(WHTC)是全球氫能領域的頂級盛會。大會將于2023年5月在佛山南海舉辦。
現場還進行南海氫能產業重點項目發布和投產投運儀式,以及氫能產業項目簽約儀式。共有清能股份千輛氫燃料電池渣土車項目等5個項目進行了發布;仙湖實驗室等8個項目投產投運;康明斯質子交換膜(PEM)電解水制氫設備研發生產基地項目等10個項目進行了簽約。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中國交通領域正走在氫能應用前沿
新華社廣州12月8日電(記者吳濤)聯合國開發計劃署駐華代表白雅婷在8日舉行的“2021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氫能產業大會”上說,過去五年里,氫能燃料電池汽車在中國各地城市開展了示范運營,中國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產量已有近8000輛之多,并已建成100多個加氫站,中國交通領域正走在氫能應用的前沿。
白雅婷說,當前正處于中國提出“雙碳”目標并強化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目標的關鍵時機,必須推動氫能的降碳潛力在解決高排放行業低碳轉型中發揮充分的作用。提高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產量,并擴大氫能經濟的規模對于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應加大政策支持和投融資力度,推動氫產業鏈各環節協同發展。
白雅婷認為,要加快清潔氫氣在未來能源系統中的規模化部署,一是需要政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大力推動氫能產業的綠色發展,使氫氣變得更清潔、更便宜。
二是加大創新和投資力度,推動氫能關鍵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目前,綠氫等在完全商業化方面仍面臨重大挑戰,必須加速突破關鍵核心技術。而這需要加大投資,推進氫氣生產、儲存和運輸等技術的發展,比如儲氫材料、高壓儲氫瓶和輸氫基礎設施建設。
三是加強國際合作,推動全球氫能經濟發展。截至今年10月,各國在規劃中的電解槽裝機規模已超過260GW。下一步需通過引導投資、開展研發合作和共建試點項目等途徑,全方位加強在可再生能源制氫領域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