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從都市白領到鄉村果農,解碼“千億快遞”女孩背后的鄉村創業故事

來源:揚子晚報2021-12-08 20:59:03

川觀新聞記者 樊邦平

對于眉山市東坡區多悅鎮正山口村的返鄉創業女孩張富熔而言,2021年12月8日這一天本該是一個普通的日子,但在這天上午9時左右,一則簡短的消息卻讓她和她的家鄉眉山瞬間爆紅網絡。

這天上午9時03分,隨著國家郵政局數據監測大屏滾動的數字突破1000億,中國快遞年度第1000億個包裹也由此誕生,剛剛發出一箱愛媛柑橘的張富熔幸運地成為了中國“千億快遞”的發出人,此舉旋即引發社會的關注。

“感覺真的好榮幸!”12月9日上午,當記者聯系到張富熔時,她正在正山口村快遞超市寄快遞,她告訴記者,能夠榮幸成為第1000億件快件的“錦鯉”,算是對自己回村創業的鼓勵,這也更加堅定了自己網銷農產品,幫助鄉親們共同致富的決心。

都市白領返鄉種地 她用互聯網打開柑橘銷售一扇窗

正山口村地處眉山市西北部,距離眉山市區二十多公里,這里平時鮮有外人至,到了秋冬季節才開始熱鬧起來,家家戶戶忙著采摘柑橘,要么直接把貨賣給外地來的批發商,要么通過網絡平臺銷售,柑橘是村民們一年到頭的主要收入來源。

張富熔的家就在這里,一棟南北走向的普通農村平房,前面有個小院,種了些自己家吃的蔬菜,養了幾十只雞,房前屋后,是遍地的柑橘樹,她便是每天在這里,通過互聯網銷售家里和村里的愛媛柑橘,然后通過村里的快遞站寄往全國各地。

以前,村民們寄柑橘都是騎三輪車到10公里以外的鎮上,費時費力、十分不便。今年7月份,在眉山市郵政局管理局的支持下,正山口村和中通等主要品牌快遞企業合作,利用村里黨群服務中心的閑置公有資產開設了一家快遞公共服務站,解決了村民們日常的收、寄快遞需求,也為村里盛產的愛媛柑橘、耙耙柑等名優特產出村搭起了橋梁。

幾乎在快遞站成立的同一時間,張富熔放棄了城里的工作,選擇回到家里創業。“我在上海一家互聯網外資企業做過數據分析,在成都寬窄巷子開過民宿,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家里。”張富熔說,自己家里種的3畝愛媛柑橘今年第一次結果,但父親告訴她今年的銷售形勢不容樂觀,“隨著愛媛柑橘種植規模不斷擴大,加之疫情影響,流通受阻,村里的柑橘大多只能以極低的價格賣給批發商。”看到村里有了快遞服務站,張富熔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在朋友圈、社交群內轉發,并開設了個網店,幫著家里銷售愛媛柑橘。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客戶們對她家的愛媛柑橘贊不絕口,一個多月的時間里,她便將自家3畝地的3000多斤愛媛柑橘銷售一空。親戚鄰里聽說后,紛紛找上門來請她幫忙,“我就幫著她們賣,價格比賣給批發商翻了一倍多。”

在張富熔看來,快遞物流、網絡等基礎設施的完善,加之中通給了村里的快遞站優惠的價格政策,發貨成本比鎮上更便宜,為她的網銷創業之路奠定了堅實的基礎。“現在我一個月的收入比在城里上班高多了。”和許多一心想往大城市發展的農村青年相反,張富熔覺得自己更適合農村,“我不適合職場壓抑的氛圍,只想做點自己喜歡做的事。”正是這份看起來有點“任性”的想法,促使她選擇回村網銷創業,碰巧抓住了快遞進村的大好機遇,創業不久便取得了小小的成績。

快遞網絡助力 這里把柑橘樹變成了農民的搖錢樹

事實上,在享受晚熟柑橘中國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美譽的眉山,像張富熔這樣的返鄉創業者還有不少,依托互聯網和完善的鄉村快遞服務,他們在解決了自家柑橘銷售難題的同時,更帶動了鄉村現代農業的崛起和勃興。

近年來,眉山市立足獨有資源稟賦,以培育“味在眉山”千億產業為抓手,奮力建設都市現代綠色農業先行市,特別是依托四川盆地獨特氣候和良好生態,眉山確定了“不與兩湖搶早、不與贛南爭中”的柑橘發展思路,大力發展晚熟柑橘產業。

目前,眉山已有5個區縣將柑橘作為主導產業,種植面積達到105萬畝,其中晚熟柑橘達88萬畝,柑橘萬畝以上鄉鎮35個。

有了好產品,還要有一條好銷路。在眉山晚熟柑橘產業不斷做大做強的同時,一條覆蓋當地全域鄉村的快遞物流網絡也在緊密地編制。

眉山市郵政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為了支持全市晚熟柑橘產業發展,幫助地方農產品拓寬銷路,近年來,郵政部門在當地積極開展了快遞網絡建設,截至目前,當地實現了快遞進村渠道通達的全覆蓋,基本實現快遞服務到村,并建成郵快合作網點294個,快快合作等其他合作網點216個,今年1至10月份,眉山全市快遞業務量完成9338.84萬件,居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長36.38%。

伴隨著快遞服務網絡的全面構建,眉山的柑橘銷售渠道也不斷增多,2020年,全市整體柑橘產值也達到115億元,并讓全市100多萬柑橘產業從業人員的人均增收超過了一萬元。

“再過幾天,村里的耙耙柑就成熟了,到時候我還是會繼續在網上幫大家銷售。”張富熔自信滿滿地說,有了一千億件的幸運加持,對這條路更有信心了。在她看來,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村寄遞物流等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為青年返鄉創業提供了廣闊的平臺,“只要自己足夠勤奮努力,一定能夠在農村創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圖據眉山市委宣傳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