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綜合 > 正文

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

來源:北京商報2021-07-29 11:47:36

營商環境已成為一個城市的軟實力,決定著法治環境、服務水平和便民效率等,是一個地區綜合實力的體現。去年4月28日,《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開始實施,包括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法治保障等方面內容,旨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進首都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高質量發展。

在7月28日上午召開的北京市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二次會議上,也聽取和審議了市人大常委會執法檢查組關于檢查《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實施情況的報告。

據了解,檢查組堅持問題導向,圍繞制度建設、市場環境、政務服務、監管執法、法治保障等五個方面的相關法規條款進行了逐一檢查。同時委托市統計局對860家企業開展條例執行效果問卷調查,并就條例執行情況進行第三方評估;組織或參加各類代表、企業座談會30余場,聽取近300家企業關于條例執行及進一步優化本市營商環境的意見和建議等。問卷調查顯示,有86.1%的受訪企業對本市營商環境總體表示滿意,其中表示非常滿意的達到三成。

在頂層設計方面,《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健全完善了北京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制度體系,通過落實條例,北京已經基本建立起包括以告知承諾為基礎的審批制度、以標準化為基礎的政務服務制度、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基礎的數據共享和業務協同制度、以信用為基礎的監管制度、以法治為基礎的政策保障制度等五大制度在內的政策制度體系,提出82項落實條例的配套政策措施,出臺配套政策文件194個,發布《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實施方案》,編制《北京市“十四五”時期優化營商環境規劃》,為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改革4.0、5.0版提供制度保障。

此外,改革創新按下加速鍵,推動北京營商環境各方面取得階段性進展。依據條例的規定,北京市政府相關部門及市高院以商事制度、告知承諾制、集中行政審批、“雙隨機、一公開”、提高司法審判效率等方面為重點,加快推進改革創新,推出79項改革任務,有效促進市場環境更加公平開放、政務服務更加優質便捷、監管執法更加規范公正、法治保障更加及時高效。調研座談中企業也普遍反映,條例實施以來政府服務的便利度和辦事效率有了顯著的改善和提高。

今年2月,北京發布了《北京市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實施方案》(營商環境4.0版改革)。彼時,北京市發改委介紹,4.0版在鞏固既有改革成果基礎上,著力從整體營商環境的角度尋求新的提升,圍繞投資建設、外資外貿、監管執法等七大環境全面推進改革,共277項任務,計劃年底前全部完成。

北京市發改委表示,從1.0版的35項、2.0版的156項、3.0版的204項增加到4.0版的277項,從數量上、力度上、深度上、覆蓋面上,4.0版改革的力度更大、范圍更廣寬、內容更豐富。據了解,4.0版改革以堅決清除隱性壁壘、優化再造審批流程、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加快數字政府建設為重點,有效推進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和突出問題改革,打造與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北京四版營商環境改革政策取得了實在的成效,例如去年7月,世界銀行對外發布了《中國優化營商環境的成功經驗——改革驅動力與未來改革機遇》專題報告,而北京作為世行評估中國營商環境的樣本城市之一,共有88項改革舉措被世行采納。

《北京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的實施取得了積極進展,北京市營商環境優化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下一步將繼續推動條例落實,進一步加大法規和相關政策的宣傳解讀力度,持續打造公平競爭、鼓勵創新的市場環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深入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智能化,推動政務服務從“可辦”向“好辦”“易辦”轉變,完善監管執法模式,兼顧監管執法的“力度”和“溫度”,健全營商環境法治保障長效機制,營造穩定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法治環境。(記者楊月涵)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