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領域違法違規行為仍時有發生,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還存在不少薄弱環節。昨天,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等8部門對外發布《關于持續整治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的通知》。這份文件格外重磅,劍指樓市各環節亂象。對此,有專家解讀,預計下半年房地產調控或將從嚴從緊。
通知提出,力爭用3年左右時間,實現房地產市場秩序明顯好轉。違法違規行為得到有效遏制,監管制度不斷健全,監管信息系統基本建立,部門齊抓共管工作格局逐步形成,群眾信訪投訴量顯著下降。
記者注意到,因城施策突出整治重點包括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住房租賃、物業服務四大項。尤其是房屋買賣方面,包括捂盤惜售,囤積房源;挪用交易監管資金;套取或協助套取“經營貸”“消費貸”等非個人住房貸款用于購房;協助購房人非法規避房屋交易稅費;違規收取預付款、“茶水費”等費用,變相漲價;利用不公平格式條款侵害消費者權益;捆綁銷售車位、儲藏室;捏造、散布不實信息,擾亂市場秩序。住房租賃方面的問題,包括克扣租金押金;采取暴力、威脅等手段強制驅趕租戶;違規開展住房租賃消費貸款業務;存在“高進低出”“長收短付”等高風險經營行為。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表示,房地產秩序綜合規范治理將形成完整閉環。他認為,從2019年6部門開展住房租賃中介機構亂象專項整治到今天8部門開展房地產市場整體秩序的全面整治規范,覆蓋了房地產開發、房屋買賣、住房租賃、物業服務等各個領域;聯合部門也增加了自然資源部、稅務部門;從前期土地獲取、開發、買賣、租賃以及后期的物業服務,涉及過程中的廣告宣傳、交易稅費、資金來源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次通知還明確要求,持續加大懲處力度。各地將對本行政區域內違法違規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中介機構、住房租賃企業、物業服務企業、金融機構、網絡媒體及從業人員,依法依規采取警示約談、停業整頓、吊銷營業執照和資質資格證書等措施,并予以公開曝光;涉嫌犯罪的,移交公安司法部門依法查處。對逾期不能償還債務、大規模延期交房、負面輿情較多等存在重大經營風險的企業,實施重點監管,提升風險防范化解能力。(記者 曹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