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游戲 > 正文

張家口懷來縣以全域旅游思路發展葡萄產業 產業由“量”到“質”轉變

來源:河北日報2022-04-19 10:55:34

春回大地氣象新。這幾天,在懷來縣桑園鎮夾河村郝家灣葡萄生態園,村民郝忠元正忙著修剪葡萄條,“天氣一轉暖,葡萄就要出嫩芽了,管護得到位,就能結出好果子。”

郝忠元是一個種了36年葡萄的老農戶,積累了豐富的種植經驗,葡萄成了他家的致富果。“去年我種植了十來畝,產量有3萬多斤,收入超過20萬元。”郝忠元說,他種的葡萄不上化肥,以農家肥為主,控制產量,采摘的葡萄果實飽滿、色澤艷麗,能賣上好價錢,“今年好好干,行情看好,收入還能漲。”

郝忠元所在的夾河村是懷來縣葡萄主產區,位于懷來縣桑園鄉村振興示范區。近年來,示范區以葡萄特色產業為支撐,葡萄種植面積達3.46萬畝,其中鮮食葡萄2.05萬畝,除傳統種植的白馬奶、龍眼、紅提、維多利亞、赤霞珠等品種外,還引進了夏黑、陽光玫瑰等高端品種,形成三大系列、六十多個品類,早、中、晚熟組合配套的種植格局。

與此同時,懷來縣借助京津冀協同發展及北京冬奧會等契機,積極對標法國波爾多、美國納帕,打造世界一流的葡萄產業集群,全縣共有長城桑干酒莊、中法莊園、紫晶莊園、貴族莊園等41家葡萄酒加工企業,葡萄酒生產能力15萬噸,先后打造“長城”“桑干”“中法”“紫晶”“坤爵”等名優品牌30個。

優質的葡萄不光能走出去,還能把游客引進來。每到葡萄成熟時,北京、天津、張家口等周邊游客紛紛前來度假游玩,體驗“走進醉美葡萄溝,俯瞰萬畝葡萄園”的鄉間樂趣,體驗葡萄酒堡文化。

懷來縣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愛明介紹,示范區把葡萄種植為主的第一產業作為基礎保障,把葡萄酒、杏扁加工為主的第二產業作為發展動力,把休閑旅游和民宿建設為主的第三產業作為一二產業的延伸拓展產業,著力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提高農民收入。

“咱的葡萄不用除草劑,全是人工除草。園里的葡萄熟了以后,不用洗,直接吃。”郝忠元說,去年葡萄成熟季節,北京等地的游客到園里采摘葡萄,他最多的一天收入近2萬元。

發展特色產業,如何帶動小農戶?懷來縣也進行了探索。示范區依托葡萄產業基地,成立82家葡萄專業合作社和專業民宿合作社,通過“公司+合作社+農戶”的運營模式,與周邊村民簽訂葡萄種植合同,由合作社統一運營、管理,與村街簽訂長期用工協議、促進就近就地就業,實現了景區、村集體和村民的三方共贏,帶動了農民共同致富。

小葡萄種出大產業。懷來縣以全域旅游思路發展葡萄產業,依托永定河風光、官廳水庫國家濕地公園等生態名片,將葡萄產業與生態旅游、美麗鄉村建設等有機結合,積極探索“葡萄產業+N”的新業態發展模式,打造萬畝葡萄園、葡萄酒之窗、葡萄小鎮等特色景點,發展觀光旅游民宿,有力促進葡萄產業由“量”到“質”轉變。

據了解,懷來縣桑園鄉村振興示范區每年接待游客50余萬人次,農民年人均收入近3萬元。(郝東偉)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