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期間外盤整體小幅下挫,A股素有“五窮六絕七翻身”之說,市場又將進入“季節性疲弱期”了嗎?展望5月行情,多數機構認為,在股指層面A股將維持震蕩。對于“業績真空期”的景氣方向,機構觀點則出現分歧,不少賣方轉向推薦“科技成長”,也有部分機構堅持推薦周期類品種。
“五一”期間(截至北京時間5日17時),外盤各主要股指漲跌不一,港股的恒生指數累計跌1.07%,美股道瓊斯指數漲0.76%、納斯達克指數跌2.36%、標普500指數跌0.39%。
昨日,港股雖有所回落,資源股卻表現突出,鋼鐵、有色等板塊大漲。其中,重慶鋼鐵股份在前日暴漲18.52%后,昨天盤中又一度沖高6%;紫金礦業“五一”期間累計漲幅達11.15%;五礦資源、中國鋁業累計漲幅均超過10%,且中國鋁業股價創了近3年高點;江西銅業、洛陽鉬業同樣漲幅靠前。
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五一”期間繼續上漲,如ICE布油、LME銅等,避險情緒升溫也帶動了黃金價格上揚。
中信證券近日發布研報,維持有色金屬行業“強于大市”評級,認為金屬價格穩中有進,可持續關注銅鋁、高端制造、鋰、稀土板塊配置機會。
對于A股大盤行情,多數機構在“股指弱勢震蕩,結構性行情突出”的觀點上達成共識。
海通證券認為自2019年初開始的本輪結構性行情沒有結束,今年市場仍將實現正收益,因為企業盈利趨勢向上、估值矛盾不大,經歷春節以來的調整后,市場正在“重建”之中。海通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荀玉根表示,今年A股的機會或在中大盤股,市值風格會更加均衡,智能制造將成為新的主線。
對于具體的配置方向,安信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陳果表示,一要重視PPI-CPI鏈條,景氣傳導后續將逐步向CPI鏈條轉移;二是“制造業回歸”中先進制造板塊的景氣趨勢將進一步上升。安信證券認為,新能源(車)產業鏈和軍工產業鏈依然是今年A股的景氣主線,二季度可優先關注電子、醫藥、地產后周期,以及零售等疫后修復板塊。
開源證券表示,短期的盈利持續改善和中長期“成長性”的回歸,將預示著周期股定價“最劇烈修正”的到來。“我們不否認科技股的左側機會,但投資者不應為此錯過周期股彈性最大的右側。投資者會發現,季報主導的市場邏輯告一段落后,市場信息將主要來自以商品價格為主的通脹信號,伴生的是估值壓制將重新影響市場定價。當下的核心矛盾是如何在周期之間選擇更好的風險收益比。”
(記者 汪友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