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新聞 > 正文

智能城市是我國數字經濟的主要發展載體

來源:中國商務新聞網2021-07-15 10:08:40

當前,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各領域的深度融合成為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驅動力。在數字經濟浪潮中,如何把握發展機遇,打造興產業、惠民生的智能城市成為各地的重點探索方向。

“數字經濟使經濟運行越來越精準化。精準化意味著物理運行越來越節省,當信息匹配完以后,人和物才動,這是最精準的經濟。”7月13日,在京東云峰會智能城市專題論壇上,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科學院大學經管學院教授呂本富表示,整合電商、物流、數字技術等領域的優勢,互聯網巨頭在智能城市方面打造的解決方案正在邁出拉動地方產業發展的堅實步伐。

以技術促產業以產業促經濟

“回顧鶴壁與京東的合作歷程,可以歸結為三個詞:示范引領、雙向賦能、全面深化。”河南省鶴壁市委常委、市委統戰部部長、市政府黨組成員劉文彪高度評價京東與鶴壁的合作。

2018年9月,京東集團與鶴壁市政府開啟戰略合作的序幕,雙方達成“互聯網+”新經濟發展合作項目,圍繞共建云計算產業基地、電商生態中心、產業孵化創新中心、“互聯網+現代農業”應用示范中心等目標展開全方位合作,為鶴壁數字經濟的發展打造新引擎。

在京東鶴壁數字經濟產業園,企業不僅可以享受到政府在租金、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還能得到京東集團在人才流、物流、資源流、客戶流及客戶增值服務等各方面的支持。“如今,京東(鶴壁)數字經濟產業園已入駐140多家企業,今年上半年園區電商交易額完成11.2億元,同比增長6倍多。”劉文彪說。

河南奏凱科技有限公司長期從事相機線上銷售業務,公司總經理薛雷介紹說,公司入園前,數碼相機等影像產品年銷售額僅為1000萬元,而進駐產業園后,截至去年“雙11”,銷售額就達1.1億元。

此外,京東(鶴壁)智能制造產業新城以3C電子產品為終端商品,匯集深圳等地優質智能制造生產企業200家。目前,產業園已落地投產9家智能制造項目,2021年完成產值近3000萬元,帶動鶴壁累計新增出口額13億元。

與此同時,京東智能城市還在鶴壁建設了京東云(河南)云計算大數據產業基地,全年“零故障”的政務專有云、交通專有云、公安專有云為鶴壁電子政務、智慧交通和社會治安防控體系示范市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京東集團副總裁王楠介紹,目前京東智能城市已經攜手地方政府在全國建立了近60個產業園,協同政府、企業、高校等多方資源,建立一體化產業運營服務平臺,構建“線上+線下”運營產品和服務體系,提升當地產業數字化運營基礎能力,促進地方產業集聚、貿易提升、品牌建設和人才孵化等產業鏈創新要素集聚和發展。

在陜西西安,京東智能城市建設的“京東航天數字經濟示范園”在疫情期間支持陜西省20個市縣舉辦“縣長”助農直播,幫助農戶增收,3年間直接帶動1000多人在航天基地常駐辦公;京東智能城市還建設并支持運營了城市產業服務平臺、航天基地智慧招商管理平臺、航天基地人工智能公共服務平臺等,直接推進陜西省第一個專項“企業上云”政策出臺,引導新興科技型、數字經濟類企業落地,構建“云上開發區”。

在四川眉山,京東智能城市與當地合作共建了眉山市農業大數據中心、京東數字農業示范中心、眉山電商生態產業聚集中心、京東云(東坡)創新中心四大中心,共同推動東坡經濟高質量發展。其中,眉山市農業大數據中心作為京東智能城市在四川的農業大數據信息平臺,集合了城市產業服務平臺、智數大屏、京東農場等三大業務內容,立足眉山核心產業柑橘和泡菜,利用數據整理、數據分析等功能全面帶動眉山市農業產業實現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規模化。

立足多場景,便民生促消費

近年來,京東智能城市運用數字技術在服務民生方面積極貢獻自己的力量。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商務金融局副局長張盈介紹,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與京東智能城市已合作落地了一刻鐘生活圈、消費券發放平臺等多個場景,實現了惠民生、促經濟、優治理多重價值,通過開創“政企民協作、線上線下聯動、共建共治共享”的數字經濟創新發展模式,不斷激活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城市活力。

“展望未來,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繼續推進數字經濟及數字生活建設,持續深化城市場景革命,繼續以服務國家戰略為己任,瞄準打造深化改革的先行區、擴大開放的引領區和營商環境的示范區,不斷增強發展動力,努力打造改革開放的‘北京樣板’,奮力爭創‘兩區’建設亦城貢獻!”張盈說。

立足大循環,促進雙循環,京東智能城市還在持續發力。在論壇現場,智能城市消費促進平臺重磅發布。據悉,這款產品作為政府、商戶和居民的消費連接器已經助力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王府井商業街、首都機場集團旗下八大國際機場等區域實現超1億元的消費券發放、700余家商戶入駐,精準拉動本地消費約5億元。

該平臺開放兼容的特性可直接接入已有城市App或商戶小程序,同時兼容多種核銷渠道。憑借城市多源異構數據處理能力和人工智能算法,智能城市消費促進平臺能精準實現域內商戶幫扶,真正拉動地方經濟發展。此外,該平臺對助力政府沉淀技術能力、優化消費市場發展環境也將發揮積極作用,并為缺少數字化投入的中小商戶提供公共性上云、用數、賦智的能力,以大數據作為主要生產要素培育新經濟發展。

“十四五”規劃中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描繪了宏偉藍圖。專家認為,智能城市是數字經濟的主要發展載體,智能城市建設在促進產業提質增效的同時,還能進一步創新生產、分配、交易、消費等經濟社會各個環節,進而孕育經濟新業態、新模式。(記者 李子晨)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