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互聯互通的對外交通體系是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簡稱“深汕合作區”)深度融灣融深、推進區域協同的先決條件,是深汕合作區加快建設濱海新區產業新城田園都市的重要基礎。
今年年初,深汕高鐵先開段開始動工,為今年深汕合作區對外交通體系建設拉開序幕,年末,深圳港小漠國際物流港開港運行。作為深圳的第“10+1”區,深汕合作區的對外交通一直備受關注。根據深汕合作區綜合交通體系發展目標,該區將開展小漠港區總體規劃,推進小漠港區及配套設施,小漠物流園區建設的建設工作,同時加快疏港通道建設;打造水上客運航線,開展深汕合作區水上交通系統規劃,積極推動鲘門客運港綜合開發;建設區域軌道走廊,推動深汕樞紐、鲘門樞紐規劃建設,提升樞紐地位;布局對外高速公路,加快深汕高速改擴建工程,推進深汕第二高速建設,規劃建設河惠汕高速(深汕合作區段),謀劃形成潮莞高速、深汕高速、深汕第二高速-深東大道、深汕第三高速、河惠汕高速“四橫一縱”高速路網格局。深汕合作區交通建設體系蓄勢而發,全面進入“快車道”。
深圳港小漠國際物流港開港運營
12月28日下午,深圳市2021年度重大交通民生項目集中啟用活動舉行。其中,深圳港小漠國際物流港一期開港運營,標志著小漠國際物流港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展現了深汕合作區交通重大項目建設速度的躍變。
據了解,深圳港小漠國際物流港一期工程于2018年4月開工建設,總投資13.34億元,建設2個10萬噸級泊位和1個5萬噸級泊位,岸線總長641米,陸域總面積46萬平方米,設計年吞吐量450萬噸;遠景規劃建設49個泊位,岸線總長14.5公里,陸域總面積11.9平方公里,年吞吐量達到7500萬噸。
深圳港小漠國際物流港是深汕合作區“四港五站”交通樞紐配套體系中的重要一港,規劃采取“大港池、大順岸”的布局模式,形成“西部貨運、東部客運”總體格局。規劃功能定位以集裝箱運輸為主,兼顧散雜貨運輸,并發展郵輪、游艇等休閑客運。未來,深圳港小漠國際物流港將打造成為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門戶港口、深圳港“一體三翼”中東翼的核心增長極。
誠如合作區黨工委書記王延奎在深圳市2021年度重大交通民生項目集中啟用活動深汕分會場致辭中所言,深圳港小漠國際物流港正式開港運營是深汕合作區“港、產、城”一體化融合發展的歷史時刻,將推動形成深圳港口群之間“聯動發展、功能互補”的新發展格局,將為深汕合作區加快構建臨港產業體系、建設現代化濱海新區提供新的重要支撐,將更加凸顯深汕合作區的區位優勢,深度拓展深汕合作區連接世界的新通道,形成大灣區對外開放新橋頭堡。
全力攻堅土地整備 軌道交通聯線成網
9月24日,廣汕鐵路關鍵節點——深汕合作區赤石鎮秋塘村最后三棟房子被拆除,完成施工作業面移交,至此,廣汕鐵路深汕合作區段土地征收宣告全面“收官”,為2023年正式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
2017年7月,廣汕高鐵正式開工,在深汕合作區設立深汕站。到2023年正式通車后,廣州到深汕合作區的通勤時間也將壓縮到1小時以內。截至目前,廣汕高鐵深汕合作區段相繼迎來廣汕高鐵深汕站開工、廣汕鐵路深汕段全面完成征拆等重要進展。
據悉,深汕站將同時引入深汕高鐵。按照相關規劃,廣汕高鐵與深汕高鐵將在深汕站匯聚。深汕站總規模5臺13線,其中深汕場2臺6線、廣汕場3臺7線。深汕合作區計劃圍繞深汕站建設深汕綜合交通樞紐,該項目是深汕合作區規劃“一主一輔三站”樞紐體系中的主樞紐,也是深汕合作區打造“與深圳半小時、與廣州一小時交通圈”的重要載體。目前,深汕綜合交通樞紐方案設計“深汕之橋”已“出爐”。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軌道交通建設的重點工程,深汕鐵路承擔著國家中長途高速鐵路功能和深圳與深汕合作區間高頻高速城際功能,對加強粵港澳與海西及長三角地區聯系,加快構建沿海高速鐵路,優化深圳樞紐對外鐵路通道,推進深汕合作區建設等具有重要作用。深汕高鐵2025年建成通車后,深汕合作區至深圳西麗的運行時間將縮短至30分鐘以內,到坪山只需要十多分鐘。
區域交通提速提質 公路建設串珠成鏈
深汕合作區早期對外交通主要依靠公路運輸,公路承擔了深汕合作區90%的對外交通量。在當前深汕合作區的產業發展中,公路運輸仍然發揮著關鍵作用。
穿越深汕合作區的深汕西高速公路是目前全省投資規模最大、里程最長的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該項目起于汕尾陸豐,路線向西途經汕尾市、深圳市深汕特別合作區、惠州市、深圳市,終于深圳市龍崗區,全長約146公里。深汕西高速公路改擴建的最大亮點,是雙向4車道變為雙向8車道,時速由原來的100公里提至120公里。
進入2021年四季度以來,廣東多個高速公路建設項目連續向關鍵節點目標發起沖刺。在深汕西改擴建項目施工現場,記者看到自動化生產線、無人機、挖掘機等各種機械設備正在加緊施工作業,推動項目建設進入新的高潮。目前,項目一期工程深圳惠州段已全面開工,二期工程汕尾及深汕合作區段大臨工程基本建設完成,控制性工程長沙灣特大橋新建幅主墩樁基已全部完成,項目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將有效改善區域交通條件,對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將發揮重要作用。
除了深汕西高速改擴建工程順利推進外,深汕第二高速公路已納入廣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正在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深汕第二高速作為深圳市“十橫十三縱”高快速路網中重要的橫向高速通道,將承擔深圳與深汕合作區及粵東方向的快速交通聯系,構建深圳市區至深汕合作區的快速通道。深汕第二高速新建部分由深圳外環高速公路支線和深汕西高速公路惠東支線組成,值得關注的是,為加快項目推進,項目采用“統一核準,結合實際情況分期實施”的原則。
談及惠東支線深汕合作區部分進展時,深汕第二高速公路項目負責人曹東杰告訴記者,近期已完成實施段勘察設計單位招標工作,隨后將加快推進勘察設計、用地批復、施工許可等前期工作,爭取早日開工建設。
深汕交通,未來可期。深汕合作區堅持對外暢通體系、對內盤活循環,堅持重大樞紐牽引、優化提升品質,推動全區交通運輸管理水平躍升到一個新層級。未來5年,深汕交通將“全面開掛”——對外實現“30分鐘到深圳、60分鐘到廣州、90分鐘到港澳”區域交通目標,內部打造30分鐘公交出行圈,依托深汕樞紐打造引領灣區東進TOD發展新樣板,助力深汕合作區加快建設深圳都市圈副中心和現代化的濱海新區、產業新城,奮力打造新時代區域協調發展的生動范例和創新典范。(高向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