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消費 > 正文

上海市的公園城市建設將聚焦重點發展區域

來源:上觀新聞2021-07-14 15:44:13

“十四五”期間,世博文化公園、北外灘中央公園、前灣公園、馬橋人工智能體育公園等公園將建成。

上海正在全力推進公園城市建設和環城生態公園帶建設,僅今年就有超過120座新公園將“揭開面紗”。

上海市綠化市容局局長鄧建平在上海市政府新聞辦今天下午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上海計劃新建綠地1000公頃,其中公園綠地500公頃;新增各類公園120座以上,其中口袋公園60座以上。

鄧建平表示,“十四五”期間,上海的公園城市建設將聚焦重點發展區域,強化公園與城市的全面開放、融合、提質,以“一江一河一帶”推動主城區生態空間開放融合。

中心城區以“一江一河”濱水空間貫通開放為帶動,以城市更新推動公園綠地建設,加強社區公園、口袋公園建設,促進附屬綠地的開放共享和功能融合。

五個新城打造高品質“綠心”公園,凸顯“一城一園一湖”的獨特景觀。

上海還將圍繞張江、紫竹等創新集聚區域以及桃浦、南大等產業轉型區域,統籌產業用地附屬綠地布局,促進中心公園的建設提升、融合創新以及生產生活服務功能,整體提升園區品質。

據透露,“十四五”期間,世博文化公園、北外灘中央公園、前灣公園、上達河公園、奉賢中央森林公園、馬橋人工智能體育公園等一批大型標志性公園將建成。

同時,結合“一江一河”、新城建設等新建50座社區公園;聚焦中心城區公園布局盲點問題,新建、改建300座口袋公園;結合美麗鄉村建設200座鄉村公園,50個開放休閑林地公園;新建市域綠道1000公里,郊區依托繞城森林、生態廊道等初步建成“一區一環”;主城區沿骨干河道兩側20米構筑連續開放的公共空間,持續推進以川楊河、淀浦河、蘊藻浜、張家浜等為骨架的濱水廊道及兩岸綠道建設。

環城生態公園帶主要由“一大環”和“五小環”組成。

“一大環”,指環城綠帶(外環綠帶)及周邊生態空間,以外環綠帶為骨架,向內連接10片楔形綠地,向外連接17條生態間隔帶。“五小環”,指圍繞“五大新城”規劃建設的5個環新城森林生態公園帶。

今年雖然是上海環城生態公園帶建設的“起步年”,但上海并沒有單方面偏重某一方面的規劃建設,而是一開始就在“環內”“環上”“環外”等多個方面同時發力。

“環內”建設方面,上海今年推進浦東新區森蘭、碧云、三林和普陀區桃浦楔形綠地建設,預計建成楔形綠地130公頃以上。

“環上”建設方面,上海今年計劃啟動浦東金海濕地公園、寶山大黃村綠地、普陀凌家浜綠地、嘉定綏德路綠地、閔行梅隴綠地和徐匯華涇公園等7個地塊的改造。

“環外”方面則偏重規劃建設的研究,今年力爭編制完成閔行吳淞江生態間隔帶專項規劃。

“五小環”方面,上海今年積極推動“新城”綠心公園建設,爭取松江新城中央綠地、青浦新城上達河公園、奉賢新城中央森林公園、臨港新城綠麗港楔形綠地及頂科“綠心”公園等項目在年內開工。

(作者:陳璽撼 題圖來源:黃尖尖 攝)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