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西)自由貿易試驗區建設指揮部辦公室(簡稱:廣西自貿辦)7日介紹說,廣西自貿試驗區設立以來,充分發揮面向東盟和沿邊開放優勢,開展邊境地區跨境人民幣使用改革創新,截至2021年5月,為邊民辦理貿易結算金額293.35億元人民幣,調運越南盾現鈔106億越盾,有效促進中越兩國跨境貿易和金融發展。
2019年8月,廣西自貿試驗區獲批成立,實施范圍119.99平方公里,涵蓋南寧、欽州港、崇左三個片區,其中,崇左片區與越南接壤,跨境貿易活躍,邊民跨境金融結算業務需求旺盛,如何提高資金結算審核真實性、提升跨境調運款項清算效率、完善中越本幣匯率形成機制,成為改革創新的重點。
對此,廣西自貿試驗區完善銀行間中越貨幣匯率定價機制,允許片區內金融機構與越南銀行通過對開賬戶、對存雙邊本幣等模式,開展中越兩國現鈔調運,暢通兩國本幣回流渠道,解決雙邊銀行人民幣與越南盾現鈔來源及款項消化難題。
目前,廣西自貿試驗區內中越貨幣現鈔跨境調運業務規模日益擴大,人民幣現鈔已實現“出得去,回得來”。
同時,廣西自貿試驗區上線運行“廣西邊境口岸互市貿易結算互聯互通信息平臺”,為邊民開立互市結算卡,試點互市貿易通過自助機,由邊民自主發起銀行結算申請,形成互市貿易“銀行+服務中心”結算模式。
此外,廣西自貿試驗區創新中越有關銀行機構信息溝通機制,片區內3家商業銀行加入中國外匯交易中心越南盾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子系統,成為人民幣對越南盾銀行間市場區域交易報價行及參與行。
廣西自貿辦表示,下一步將依托上述改革創新成果,打造面向東盟的雙邊本幣結算先行試驗區,促進跨境資金來往更加便利,數據流動安全有序,降低跨境供應鏈成本,集聚一批國際市場主導能力強的龍頭企業,成為跨境價值鏈深度融合的樣板。(記者 林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