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層官員周四在第十三屆陸家嘴論壇上一致發聲,重申人民幣匯率將保持基本穩定。市場人士稱,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背景下,預測匯率走勢將較困難,企業應該降低押注單邊走勢的匯率操作,以“風險中性”的理念進行套期保值。
央行行長易綱今日表示,要繼續完善以市場供求為基礎、參考一籃子貨幣進行調節、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促進內外平衡,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央行副行長、外匯局局長潘功勝也在陸家嘴論壇上指出,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匯率雙向波動、總體穩定。同時我國經濟保持穩定恢復態勢,促進了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潘功勝認為,降低企業匯率風險,需要企業、銀行、監管部門共同努力。部分企業在外匯風險管理方面存在“順周期”和“裸奔”行為,企業順周期的財務運作通過資產負債的貨幣錯配積累風險敞口,賺取匯率升貶值的收益,也必然承擔匯率升貶值的風險。
從企業財務穩健的角度看,企業匯率風險管理應堅持服務主業和“匯率風險中性”原則,審慎安排資產負債貨幣結構,避免外匯風險管理的“順周期”和“裸奔”行為,不要賭人民幣升值或貶值,久賭必輸。
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那些炒作外匯、黃金及其他商品期貨的人很難有機會發家致富,正像押注房價永遠不會下跌的人最終會付出沉重代價一樣。
人民幣貶值市場預期增強
市場人士表示,短期政策調控力度有所加強,在央行維穩匯率的政策指導下,人民幣單邊升值的市場預期趨于減弱,貶值預期增強。預計短期人民幣匯率將跟隨美元指數維持區間震蕩,長期難以持續單邊升值,雙向波動仍是常態。
銀河期貨宏觀研究員楊一平對財聯社表示,在央行提升外匯存款準備金等明確表示不希望匯率過快升值后,人民幣匯率暫時減緩了升值的步伐。從有管理的浮動角度看,盡管匯率從目前水平上依舊有可能回升,挑戰2018年高點,但相對空間有限。一旦接近或突破前期高點,相信央行會動用新的工具進行干預和指導。
楊一平稱,人民幣匯率中期在均衡水平上進行雙向波動依是主要特征,在雙向波動中不斷增強匯率彈性和拓寬波動區間。美元指數不宜過份看空,而中國的國際收支狀況可能隨疫情的控制出現邊際轉弱。
北京大學國民經濟研究中心認為,6月隨著國內經濟穩定恢復,經濟基本面、特別是高景氣度的出口將繼續為人民幣走勢提供支撐,但由于國家穩預期政策調控力度加強,海外炒作基金開始離場,難以推動人民幣的持續升值。
同時外部環境仍將延續緊張趨勢,美元指數預計維持震蕩,從而加劇人民幣匯率波動。因此預計6月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在6.30~6.50區間雙向寬幅震蕩。
短期人民幣匯率將跟隨美元雙向波動
潘功勝稱,國際金融市場的變化,尤其是美元利率、匯率的波動,對包括人民幣在內的其他貨幣都產生了一定影響。隨著美國通脹水平上升和通脹預期升溫,市場對美聯儲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升高,美聯儲貨幣政策調整壓力加大,將對全球外匯市場和跨境資本流動格局產生重要影響。
潘功勝指出,疫情以來,在超級寬松政策刺激下,國際金融市場估值水平高企,脫離實體經濟基本面,金融市場脆弱性較強,國際金融市場存在高位回調的風險,可能導致全球避險情緒上升和跨境資本流動的變化。后疫情時代國際政治經濟博弈加劇,可能對金融市場尤其是外匯市場形成沖擊。
此外,我國外匯市場變化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每年6-8月份是季節性購匯較多的時期,外商投資企業和境外上市公司的分紅派息和利潤匯出比較集中,同時我國大量海外留學人員也一般會在這幾個月購匯支付下學年的學費和海外的生活費用。
市場人士認為,后續美元走向和國內匯市的季節性特征仍是影響人民幣匯率的重要因素。本周市場關注美國5月通脹數據和歐洲央行利率決議,短期美元指數的波動可能有所增大。
在匯率雙向波動環境里,做好匯率風險管理
潘功勝提出,未來我國要建立健全開放的、有競爭力的外匯市場,推動金融機構豐富避險產品,降低企業避險保值成本,提高市場透明度,便利市場主體理性判斷外匯市場形勢,加強宏觀審慎管理和預期引導,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
潘功勝透露,近期外匯領域改革開放將豐富外匯市場產品和境內外參與主體,還將推進私募股權投資基金跨境投資改革。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開展跨境產業、實業投資。擴大合格境內有限合伙人(QDLP)試點和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
在擴大我國居民境外資產配置空間方面,將通過金融市場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滬港通、深港通、債券通等),擴大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QDII)規模,完善QDII管理機制,在開放地區推出“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
潘功勝表示,還要便利企業跨境融資,支持離岸貿易、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貿易新業態的跨境收支,便利大型企業集團跨境資金統籌使用,開展跨國公司本外幣一體化資金池業務試點。近期外匯局也將在上海臨港新片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和海南自貿港部分地區,開展外匯管理高水平開放試點,為外匯領域推進高水平制度型開放積累經驗。(記者 張曉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