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消費 > 正文

我國農業保險已成為國家糧食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機制

來源:農民日報2021-05-31 10:22:14

近日,為推動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在中國銀保監會指導下,中國保險學會聯合平安產險、南開大學農業保險研究中心開展的《農業保險服務三農發展研究》課題成果在京發布。中國銀保監會、財政部、農業農村部、中國保險學會等相關負責人出席發布會。

農業保險作為保障農業生產、穩定農民收入的重要手段,已成為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推手。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指出,“十四五”期間將優先發展農業農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要求“健全農村金融服務體系,發展農業保險”。2020年12月底,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指出,要“堅持完善最低收購價政策,擴大完全成本和收入保險范圍”。

2019年8月,為進一步發揮農業保險的功能作用,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進一步服務三農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中國保險學會與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南開大學農業保險研究中心聯合開展《農業保險服務三農發展研究》課題研究。2019年10月,財政部、農業農村部、銀保監會和林草局四部門聯合下發《關于加快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這是繼《農業保險條例》頒布實施之后我國發展政策性農業保險的又一重要的綱領性文件,也標志著我國的農業保險將逐漸步入高質量發展階段。

據中國保險學會黨委書記、會長董波介紹,當前我國農業保險取得蓬勃發展,已成為國家糧食安全不可缺少的重要機制,也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行之有效的“中國方案”。但我國農業保險與世界發達國家的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和服務水平尚有一定差距。此次聯合開展《農業保險服務三農發展研究》課題,旨在進一步發揮農業保險的功能作用,促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助力鄉村振興戰略。

據悉,本次課題研究組織了多位研究能力強、國內實踐經驗豐富的教授加入課題團隊,查閱了大量國內外文獻資料,并在到山東、河南、內蒙古、吉林、湖南、河北等農業大省(區)深入調研的基礎上,形成了超40萬字的課題研究成果。南開大學農業保險研究中心主任江生忠表示:“本次課題研究,通過對我國農業保險歷史及現狀的全面梳理,找到了我國農業保險取得成效的關鍵經驗,希望為行業發展提供一份資料翔實的農業保險工具書和參考書。同時,課題結合當前農業保險理論與實踐結合中的問題,對比美國、日本、加拿大等發達國家的國際經驗,提出農業保險在支農體系中的地位、補貼范圍劃分、農業保險層次建立等十大建議,幾乎囊括當前我國農業保險市場亟須解決的關鍵點及未來農險高質量發展的突破點,這些建議如果實現,可有效支持我國農業保險發展質量更上一層樓。”

平安產險作為本次課題聯合開展方之一,長期關注并持續致力于提升農業保險服務三農的水平和成效,特別是在2018年首次于業內提出“科技農險”發展戰略后,依托平安集團前沿科技,以提升農險專業能力、服務能力為目標,不斷對傳統作業流程、客戶服務和風險管理等進行賦能升級,為地方政府農險管理部門、農業經營主體、農戶提供“便捷、高效、合規”的農險服務。同時,平安產險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響應國家三農發展戰略,在脫貧攻堅階段,打造了全國首個以保險創新撬動貧困地區產業發展、精準鏈接貧困戶的“平安扶貧保”造血式扶貧模式,通過利用“保險+金融流量平臺+智慧農業技術”,解決“生產能力弱、產品銷售難、風險保障不足”等農業經營主體痛點。目前,累計落地143個產業扶貧項目,覆蓋18個省92個縣,累計帶動產業扶貧資金12.76億元,產銷對接帶動扶貧農產品銷售額超2億元,并提供了智能防災、智慧溯源等農業服務,惠及建檔利卡貧困人口10.15萬人次。

平安產險常務副總經理史良洵在發布會上表示,在農業保險服務鄉村振興的大背景下,平安產險愿意在農業保險的發展過程中承擔更多的責任,做出更多的成績。本次聯合完成《農業保險服務三農發展研究》課題是一個新的開始,平安產險將堅持合規發展,努力創新,以農為本,以人民為中心,為支持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