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萬億元,2020年A股總分紅預案再創新高。值得一提的是,這已經是A股連續4年分紅總額突破萬億大關。
Wind數據統計顯示,有七成的上市公司發布2020年現金分紅預案,同比增長11.8%。其中,有194家公司現金分紅總額超過10億元,24家公司分紅總額超過百億元。
上市公司分紅,不僅是資本市場行為,針對此項制度安排的頂層設計和監管要求亦不斷完善。“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要多渠道增加城鄉居民財產性收入,完善上市公司分紅制度。
這些年,在監管部門的引導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積極性有了明顯的提高。而2020年的現金分紅當中,出現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央企和國企的分紅比例(分紅金額/歸母凈利潤)大幅提升,一定程度上也體現了自身市值管理的需求。除此之外,2020年還有哪些上市公司的分紅惹關注?《投資者網》“A股上市公司年報分紅榜”出爐。
連續4年分紅突破萬億大關
2020年,對于A股市場來說是一個值得銘記的“里程碑”,因為上市公司的數量突破4000家大關。資本市場發展30年來,隨著現金分紅機制更加完善,上市公司回報投資者的意識也在逐漸增強。
數據顯示,A股已經連續4年分紅金額突破萬億,而且分紅公司的數量占比也超七成,大手筆分紅也逐漸成為常態。
具體來看,從2017年至2020年,上市公司年度分紅數量分別為:2755家、2595家、2691家和3003家,分紅金額分別為:1.12 萬億元、1.23萬億元、1.36萬億元和1.52萬億元。
財經評論員曹中銘撰文表示,擬分紅的上市公司占比越高,說明上市公司回報股東意識越強。上市公司的利潤分配,近幾年來呈現出非常積極的變化。
一方面,以往上市公司頻現的10送轉30、10送轉20、10送轉15等,如今基本上已經絕跡,這顯然與證監會強化監管,并出臺相關規章制度有關。而且,更多上市公司回報股東的方式,也不再是送轉股份,而是采取現金分紅的形式;另一方面,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回報股東越來越積極。不僅體現在上市公司的數量占比上,也體現在上市公司分紅金額上。
再細看2020年A股的分紅情況,滬深兩市有3003家公司發布2020年現金分紅方案,占A股上市公司總數的70.1%,累計分紅總額達1.52萬億元,較2019年的1.36萬億元增長11.76%,再創新高。
國企央企分紅比例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和往年不一樣的是,2020年部分國企、央企的分紅比例有了大幅提升。
今年3月,國資委下發了《關于做好央企控股上市公司2021年投資者溝通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下稱《通知》),提出央企要全面梳理上市公司投資者溝通工作情況,指導境內上市公司在2020年年度報告披露后,及時召開業績說明會幫助投資者更好地了解上市公司情況。并強調“原則上要求上市公司董事長、總經理親自參加”,這在歷史上尚屬首次。
天風證券認為,無論是國資委加強上市央企對業績披露重視度的要求,還是部分央企大幅提升分紅比例,均反映出監管層對央企主動市值管理的要求進一步提升。
根據Wind數據,有317家央企、556家地方國企發布了2020年分紅方案,其中有62.5%的央企、60.4%的地方國企的分紅比例較2019年有所提升,有53家央企、109家地方國企分紅比例的提升幅度在20個百分點以上。在分紅比例前20名的榜單中,央企和地方國企的占比達到75%。
在這些發布分紅方案的國企和央企當中,尤為突出的是江鈴汽車和中國神華。
先看江鈴汽車,其披露的2020年度分紅方案顯示,公司擬以8.63億股為基數,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4.76元(含稅),不以公積金轉增股本。按照8.63億股為基數計算,此次擬派發現金紅利約30億元。2020年,江鈴汽車共實現營業收入330.96億元,同比上升13.4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5.51億元,同比增長272.57%。按照上述分紅預案,公司2020年擬派發的現金紅利達到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5倍有余。
再看中國神華,其2020年年報顯示,公司擬每股派發2020年度末期股息現金人民幣1.81元(含稅),按公司2021年3月26日總股本198.68億股計算,共計派發股息359.62億元(含稅),占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凈利潤的91.8%。 2020年,中國神華實現營業收入2332.63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91.7億元,截至2020年12月31日,中國企業會計準則下公司可供分配利潤為1833.74億元。
1.52萬億元分紅誰最慷慨?
2020年度現金分紅總額為1.52萬億元,超過10億元的公司共有194家,其中24只個股的分紅額突破100億元大關。這194只個股扎堆在銀行、非銀金融、公用事業和房地產這些充滿現金牛的行業中,分別有26只、18只、14只、14只。
那么,到底哪些行業的分紅最為慷慨?
從行業來看,銀行是眾行業中分紅最為慷慨的行業,38只銀行股均發布2020年度分紅預案,行業分紅比例高達100%,行業分紅總額為4884.18億元,遙遙領先于其他行業,占據A股分紅總額的32.13%。食品飲料、鋼鐵行業的行業分紅比例次之,均逼近八成;較低的有休閑服務、傳媒行業,是少數行業分紅比例未過半的行業。
就銀行來看,四大行(工商銀行、建設銀行、中國銀行、農業銀行)則囊括A股2020年度分紅排行榜的前4名。其中,工商銀行2020年度分紅額高達948億元,位居榜首;建設銀行、農業銀行和中國銀行分別以815億元、647億元和580億元的分紅額位列第二、第三和第四。
除金融股外,非銀金融(即保險行業)行業的分紅總額為819.43億元,其中,中國平安分紅金額最高,達到400億元,約占該行業分紅總額的一半。中國人壽和中國太保的分紅金額也超過100億元。
中國神華、中國石油、長江電力、中國石化等能源股也在分紅排行榜上。
除此之外,貴州茅臺的分紅情況也引人關注。去年其營業收入949.15億元,同比增長11.1%;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466.97億元,同比增長13.33%。公司2020年利潤分配預案顯示,擬以2020年年末總股本12.56億股為基數,對公司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192.93元(含稅),共分配利潤242.36億元,剩余1133.59億元留待以后年度分配。
還有格力電器,公司2020年的營業總收入1681.99億元,同比下降15.12%;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21.75億元,同比下降10.21%。公司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30元(含稅)。
現金分紅率與國際水平持平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高莉日前表示,我國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率穩定在30%以上,平均股息率在2%以上,與國際水平基本持平。2020年,上市公司現金分紅(含股份回購)較10年前增長4倍。
分紅率(當年分紅總額/當期歸母凈利潤)體現上市公司與股東分享經營成果的積極性。
根據年報數據,2020年現金分紅率相較2019年有明顯提升的行業分別為休閑服務(+55.47%)、房地產(+34.33%)、建筑裝飾(+26.47%)、汽車(+18.77%)、商業貿易(+17.04%) ;2020年現金分紅率居前的行業分別為休閑服務(88.16%)、房地產(65.72%)、汽車(62.89%)、家用電器(61.89%)和商業貿易(61.08%)。
從個股的分紅率來看,在凈利潤不低于1億的個股中,有390家的分紅率超過50%、37家的分紅率超過100%(這其中7股甚至超過200%)。
其中,江鈴汽車的分紅方案在市場上引起不小轟動,該公司的分紅率高達544.86%。就此,業內人士認為,超高的分紅率可能將大幅減少公司的經營性資金,雖然討好了股東,但并不一定對股價起到正向作用。就在江鈴汽車發布超高分紅方案之后,經歷短暫的漲停板之后,公司的股價進入“下行模式”。
金鉬股份的分紅率排行第二,為443.19%。該公司發布2020年利潤分配方案,擬向全體股東每10股派發現金股利2.5元(含稅),共計派發現金股利8.07億元。數據顯示,2018年-2020年利潤分配預案顯示,近三年公司累計分紅數額高達22.27億元。
而分紅率超過50%的個股中,食品飲料行業居多,比如:伊利股份、洋河股份、海天味業、五糧液等。
364家上市公司股息率超3%
Wind數據顯示,以2020年度的每股派現額,以及當年末收盤價為基準,對上市公司股息率進行統計發現,超過10%的上市公司僅有11家,超過5%的有120家,超過3%有364家。
股息率是選股最為看重的依據,是機構投資者最為看重的指標之一,也是最能體現投資者收益率的指標。股息率越高,表明投資收益率越高。
曹中銘表示,股息率的高低是衡量投資價值的指標,也是衡量投資收益率的指標,上市公司巨額分紅行為,以及高股息率的分紅行為,對于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是一大考驗,更是對上市公司質地的一大考驗。
根據2020年年報數據,A股有3003家上市公司派息,較2019年增加了312家。2020年有派息的A股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息率(股息/股價)為1.47%。
根據年報數據,2020年股息率相較2019年有明顯提升的行業分別為:”汽車(+0.37%)、非銀金融(+0.35%)、采掘(+0.34%)、建筑裝飾(+0.21%)、電氣設備(+0.21%);2020年股息率居前的行業分別為銀行(3.92%)、房地產(3.05%)、鋼鐵(3.02%)、紡織服裝(2.62%)和采掘(2.53%)。
2020年高股息率(即大于5%)的企業主要集中在房地產開發、煤炭開采、銀行、汽車零部件、鋼鐵等板塊。房地產開發板塊中,2020年股息率超過5%的企業高達16家,且這些企業的股息率大多集中在5%~8%之間。
(記者 向勁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