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消費 > 正文

截至2020年10月上海擁有跨境電商相關企業約8.4萬家

來源:中國新聞網2021-05-18 10:36:23

國家信息消費城市行(上海站)暨上海信息消費節17日在滬開幕,此次活動以“數字交響·城市煥新”為主題,為期一個月。作為其中一個重要環節,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與上海社會科學院共同發布《上海在線新經濟白皮書(2020)》。

上海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唐憶文在會上發布該白皮書,根據其內容,在線新經濟已成上海經濟發展新引擎。2020年上海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經營收入10912.97億元,同比增長12.5%,增加值3250.74億元,同比增長13.5%,占全市增加值的8.4%,占第三產業增加值的11.5%,其中互聯網信息服務業營收3484億元,同比增長19.1%。

2020年上海的中國互聯網百強企業數、企業互聯網業務累計收入同比增速,分別為21家和20.9%,居全國各省市第二位和第三位;截至2020年10月,上海擁有跨境電商相關企業約8.4萬家,占全國的14.8%,居全國第二位;在若干細分領域優勢突出,占全國第三方支付60%的市場份額,本地生活服務市場70%,網絡文學市場90%,網絡游戲市場30%。

在構建“雙循環”新格局的戰略方向下,在線新經濟已經成為上海激活數據新要素、培育產業新動能、引領數字新消費的主力軍,驅動上海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2020年4月8日,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促進在線新經濟發展行動方案(2020—2022年)》,圍繞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總體目標,加快發展新經濟形態,培育產業新動能,著力拉動消費新需求,著力培育經濟新增長點,著力營造產業發展新生態。

在線新經濟,是借助人工智能、5G、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智能交互技術,與現代生產制造、商務金融、文娛消費、教育健康和流通出行等深度融合,具有在線、智能、交互特征的新業態、新模式。

在線新經濟代表著未來的趨勢和方向,是上海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重要載體,是上海“五型經濟”特征的集中體現,是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的重要動力。

上海在線新經濟發展呈現出多元動能齊發力的態勢。“在線新品牌”不斷涌現,市場地位迅速鞏固,持續強化上海在線新經濟企業的競爭軟實力;“在線新技術”與新業態、新應用場景持續深化融合,賦能在線新經濟的同時,也夯實了上海在線新經濟的堅實底座;“在線新業態”如雨后春筍般悄然涌現并持續壯大,于細分行業領域謀發展,在拉動新就業、創造新消費、打造城市新名片等方面施展拳腳;“在線新消費”推動經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數字化無接觸經濟迅速發展壯大,為經濟發展創造線上新空間;“在線新平臺”提供多元要素流量匯聚與配置載體,做大做強上海流量經濟。上述“五新”動能齊發力,為上海在線新經濟發展構筑新優勢,培育新活力,擴展新空間。

根據白皮書,上海市各區、各開發區立足本區域在線新經濟發展,主動作為,出臺專項支持政策,持續發力,形成疊加效應,為上海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新亮點、創造新標桿,形成經濟發展新增量?,F階段,上海互聯網產業主要分布在浦東張江、徐匯區、長寧區、楊浦區等四區(占80%以上產值),總體呈現環繞黃浦江的“C”形集聚帶,構成“浦江C圈”(見圖10)。其中,浦東新區依托張江科學城先發優勢和自貿區政策資源,擁有全市50%的互聯網產值和企業數量,集聚了喜馬拉雅、閱文集團、盛趣游戲等一批數字娛樂、互聯網服務領域重點企業。徐匯區依托漕河涇、濱江地區,吸引阿里、騰訊、網易等龍頭企業相繼落戶,成為全國人工智能產業高地。長寧區圍繞大虹橋建設,集聚了拼多多、攜程等平臺企業,引領全國信息消費。楊浦,區依托五角場、長陽等創新創業區域,重點布局云服務、在線教育、數字內容等,集聚了嗶哩嗶哩、美團點評、優刻得、流利說等優勢企業。

(記者 鄭瑩瑩)

最近更新